回到部落裏,十幾個碗很快就被分了下去,宋宸表示還有碗在燒,這才把大家安撫下來,畢竟這麼精美的陶器,部落裏每個人都想擁有。
宋宸看著大家的樣子不禁在心裏偷笑到:“還好你們不知到瓷器的存在,不讓肯定不會把這玩意當寶貝。”
第二天一開窯,宋宸就將碗送回了部落,三十多個碗已經能讓每個家庭都能用上碗了。燒陶已經能夠無縫鏈接了,隻要這邊陶一燒好,早就有大批的陶胚等著進爐子了改造。
新窯也已經可以投入使用了,不過鍋的難度顯然是比做碗要高一些的,宋宸是按照普通的圓柱湯鍋捏的泥胚,比較簡單的一種鍋。因為新窯比較大,宋宸一次性做了四口鍋,還順帶做了三個比較深的盆子,雖然沒有缸那麼大,至少也可以裝一些部落的生活用水。
同時照看兩個窯,陶和瓷剛好可以應付的來,如果以後擴產的話,看樣子還要加派人手,宋宸如是想到,畢竟每一個窯都需要一個人拉風箱。
不過暫時部落的需求已經能滿足了,部落裏就這些人口,擴大產能暫時還不需要,以後如果在部落周圍遇到其他的原始人,倒是可以用這個來進行簡單的以物易物。
鍋和盆都比較厚,燒的時間自然要比碗要長一些,夜裏宋宸在壯和碩的保護下又添了一次柴。
一直到早上新窯裏的火才熄滅,宋宸不知道燒陶應該用多長時間,隻能憑借猜測去燒,盡可能的延長時間。
以後部落需求變少了,倒是可以實驗出來一個完美的時間,不過現在部落缺口還很大,現在搞這種實驗顯然有點不合時宜。
舊窯新的一批的陶器燒了兩三個小時,新窯的溫度才徹底涼了下來,宋宸這才小心的將裏麵的鍋拿了出來,這一次顯然沒有上一次燒的好,鍋和盆都燒裂了一個,肯定是不能用了。
而且可能是比較大的原因,鍋和盆沒有碗那麼細膩,拿在手裏麻麻賴賴的,但使用還是沒有問題的,一想到今天就可以喝到湯,宋宸就笑開了花。
部落裏現在還是集體大鍋飯的形式,所以鍋需求並不大,再燒一批估計就算全部都吃煮的食物也足夠了。
這一批宋宸準備全部都燒鍋,碗已經燒了三批了,加上部落裏的破碗,部落裏現在已經可以達到人手一個碗的程度,而且目前食物充足,已經不需要跟以前一樣,讓男丁先吃,大家一起吃飯,氛圍好了不少。
看到成果還不錯,宋宸索性把燒陶的工作完全丟給了陶和瓷。
為了晚上的湯,他準備去找點調料。
這個時代雖然植被茂密,各種動植物都生長的很好,但想找到能用的調料也沒那麼簡單。
不過對於中醫係高材生的宋宸來說,簡直不要太輕鬆。華夏自古以來藥食同源,好多常見的調料同時也是常用的中藥,找起來不要太簡單。
這是?生薑?嗯嗯,味道對的,收了收了
咦……這個長得像蔥……收了收了
啊……這個是吳茱萸……收了收了
這個……收了收了
………………………………
本來是想采點調料的,結果宋宸最後裝了一大包藥材回來了,真是洞天福地啊,宋宸忍不住的感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