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種地(2 / 2)

既然是巫推選出來的人,宋宸自然不會反對,要說對部落裏大家的熟悉程度,巫說自己是第二,可沒有誰敢說第一。

不過光他倆可不夠,因為需要一次性全部送到位,不然來回跑的不僅耽誤時間,人也吃不消,這就需要多帶幾個人去了,不過部落現在人手還算夠用,多拍幾個人也不會顯得捉襟見肘。

選定了明天出使的人就直接通知了下去,讓他們早點休息,養好精神,這一出去就是好幾天了,到了其他部落說不定還要付出不少精·力,還是提前把精神養好比較好。

部落裏的東西都是現成的,直接帶好就能出發,囑咐他們路上小心點後,使團也就背著禮物走向了鳥部落,這樣打個圈正好能回到部落裏,這也是以前一直走了路,商合貿也比較熟悉。

氣溫逐漸變得暖和起來,宋宸想著去年收集的水稻種子應該能種了,宋宸知道水稻其實是要經曆兩個階段種植的,先要在田裏培育秧苗,等到稻苗長到八九公分的時候才能進行插秧種植,這也是後世書上常見的農民在田裏彎腰插秧的場景。

不過在這之前,還需要先把地給整出來,正好稻種也需要先泡著,等發芽了才能育苗,時間倒是不耽誤。

不過翻地的工具又是大問題,收集的稻種差不多都可以種三畝地了,工兵鏟加一個柄變成鏟子和鋤頭都還能湊合著用,不過光靠宋宸一個人想把三畝地給翻出來,估計腰都會給弄斷了。

不過還好暫時把秧田翻出來就行,後麵慢慢來也還行,農具還是要想辦法弄出來,雖然沒有金屬的,硬木打造的也能湊合著用,還要畜力也要想辦法,如果今年種植成功的話,明年肯定會大規模種植,到時候幾十畝地…………想想都恐怖。

整地先得把地給翻過來,然後再細耕一邊,最後還要把地給蓋平了,才算是一塊合格的田,宋宸還是按照自己的記憶準備和公輸聯手做幾個簡單的農具,犁這玩意現在還不著急,不過像鋤頭這種還是需要的,還有部落裏的肩胛骨,稍微打磨一下就是好用的鏟子。

蓋平還得弄把釘耙,這個稍微好弄一點,拿一塊硬木砍一個耙子的形狀出來,然後加個柄就能用,雖然簡陋了些,但暫時能用就行,先解決燃煤之急再說。

工具雖然簡單,但宋宸和公輸兩個人做了一上午才做出來兩把骨鏟,兩把木耙子,不過宋宸找到一截漂亮的彎木,稍微修了一下,一把有模有樣的鋤頭就弄出來了,直接翻地可能還不行,但是後麵用來細耕再合適不過來。

其實宋宸最想做的還是後世那種四齒釘耙,翻地最不過了,不過沒有合適的木頭,還好宋宸找了個兩齒的,倒是和後世曆史書上的耒耜差不多,效率雖然慢一點,但有就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