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鹽(1 / 2)

首當其衝的就是宋宸心心念念的鹽了,他已經整整一年沒有吃過鹽了,部落裏的原始人倒沒有什麼,隻是把那當成天神才能享受到調味品,不過宋宸到現在也還沒有徹底接受不加鹽的食物,始終覺得沒味道。

不過還好,部落裏都是以肉食為主,倒沒有出現因為缺少鹽而帶來的各種症狀。

想要找到鹽並不是輕鬆的事,畢竟部落這一塊雨水還算豐富,自然是不會有鹽湖這種不需要任何技術就能采到鹽的好地方,所以最有最有可能的還是鹽礦這種東西,鹽礦也不太挑地方,而且大家這種小部落也不需要多大的,隨便來一點就夠部落吃多少年的了。

根據地理位置分析,可能性最大的就是西邊還有北邊了,宋宸找巫了解過周圍的地理條件,東邊水部落處於一片河流交錯的地方,從騰蛇部落往東,水網會越來越密集。

水一多就會帶走大量周圍的鹽分,所以可能性相對比較小。

南邊宋宸開相親大會的時候去過,石頭的確比較多,但是處於河流下遊,而且地勢比較複雜,唯一的一條好路就是去石部落的那一條,那一條路宋宸可是走了兩次遍,周圍並沒有發現什麼有用的東西。

如果是要找礦石之類的倒是可以向南邊找找,宋宸可是看到不少裸露的石頭山,在那個不可能都是些沒用的頁岩吧,隨便來點什麼礦石都能改變部落的科技水平了。

剩下的就隻有西邊了,西邊的鳥部落以鳥作為圖騰,在四個部落裏算是住的比較偏的了,水源相對較少,而且地勢非常有特色,峽穀非常多,這倒是跟後世的黃土高原差不多。

不過鳥部落那邊還是石頭居多,而且這時候也不缺樹木,雖然是穀地,但是也不會有水土流失的現象,風景倒是別具一格。

北邊也並不是沒有部落,巫說過北邊有幾個比較強大的部落,而且跟南邊幾個部落似乎都不太對頭,偶爾接觸會爆發比較激烈的衝突。

不過北邊地勢相對較平坦,相對於南方部落來說,食物反而比較容易獲取,但是好像由於幾個部落之間並不像南邊這麼和諧,互相爭鬥反而沒有心思來南邊發展,這麼多年雖然常有衝突,但是都還沒有到大規模的部落混戰的地步。

既然北邊不友好,還是暫時不要去的號,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嘛,沒必要把自己往不好的地方送,而且宋宸覺得西邊有鹽礦的可能性最大,找的話還是先從西邊來的比較妥當。

好在時間充裕,宋宸可以慢慢來,這麼多天都撐過來了,也不差這一會而,沒有的話也不用太過擔心,四麵八方哪裏不是路,一個一個方向慢慢找過去就是了,不相信周圍二三百裏地連個吃鹽的地都沒。

這麼多動物也是要吸取鹽分的,大部分食草動物還是需要從石頭裏獲取的鹽,所以隻要能找到大規模的動物聚集地,鹽也就不遠了。

既然想到了這一茬,那就可以提上日程了,正好部落到秋收之前都不會太忙,而且食物也還算充足,倒是可以擠出一些人由宋宸帶著去周圍好好探索一下,也算開拓一下新地圖了。

不過這一次出去肯定不會跟上一次一樣有固定的線路,主要的方向還是要放在大家沒有涉足的地方,所以時間肯定不會太短,還是有必要好好準備下的。

不管是食物還是必要的生活物資,都需要提前弄好,這個時代的野外不確定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別鹽沒找到反而損兵折將就劃不來了。

晚飯的時候,宋宸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提了一下,其實部落裏大部分人是不太理解的畢竟現在的生活已經足夠好了,至少暫時已經衣食都不需要他們太過擔心。

而且夏天不管是漁獵還是采集都是最好的時間,今年氣候很好,風調雨順,部落裏已經存了不少肉幹了,吃不完的野果也都大多直接切開曬成了果幹,這也是宋宸教他們的,以前部落裏食物都不夠吃,自然不會發現其他的製作方式。

現在采集的野果大多起一個輔助的作用,吃的少,采集的還多,自然就會有很多剩下來,這些果子肯定不能隨它們爛掉,於是宋宸就想了個曬幹的方法。

曬幹肯定不是最好的方法,保存水果的方式並不多,後世最多的還是做成各種水果罐頭,保質的時間會大大提高,還有就是釀成各種果酒了,不過兩種方式不管哪一種都需要大量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