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田,犁田,還是犁田。
十幾天的奮鬥,部落這一側的田已經開墾完了,河對岸還剩二十畝的樣子,再有個四五天也差不多能開墾好。
天氣是越來越好了,再過一段日子就應該是相親大會的時間,部落裏還需要好好準備準備,這邊開墾的話還是要盡快完成,到時候得給其他部落一個繁華的騰蛇部落,這樣才能成為幾個部落的中心。
現在開墾的速度一天能有差不多四畝多地的樣子,速度已經是非常不錯了,開墾用的時間也是部落能承受的範圍,畢竟現在還隻能靠漁獵維持生活,家底經過一個冬天的消耗,已經不剩多少了了,但這又是必須要付出的,心疼的巫每天都要去部落放肉幹的地方看看。
對於大家的監督也更加嚴苛了起來,其實就算是宋宸也是有些著急的,不過這也已經是部落裏最快的速度了,急也沒有什麼用。
河對岸的土地相對於部落這一側還更加的疏鬆一些,土地的肥力也更好,可能是由於是凸岸長期堆積的結果,這倒是個不錯的現象,除了用水稍顯麻煩,其他的都比這邊更好。
現在部落裏也有橋,來往非常方便,以後完全可以將種植向對岸擴展擴展,至於部落這一側,以後人多了更適合發展生活方麵的東西,對於以後部落的規劃,宋宸心裏早就有個大致的樣子了,隻是現在部落的人口還支撐不了太大規模的建設,而且也沒有建設的需求。
後世見過那麼多宏偉的城牆,如果能在這裏給建出來,安全性絕對是絕無僅有的。
這邊開墾的速度還要快一些,一天的時間就已經弄出來四分之一的樣子,這還是隻用了犁在開墾,其他人都去挖引水渠了,要求也不高,半米寬,三十厘米深,挖出來的土還可以堆在兩側,引水渠的總深度還是可以的,也能有小半米的樣子。
這個程度的引水渠用來灌溉是戳戳有餘,每次用的時候從起點掘開就行,也還算是方便,挖水渠的速度跟這邊比要稍快些,估計會提前完工。有了引水渠之後,這邊的條件就不差些什麼了,甚至還要好些,更加堅定了宋宸以後多在這一側開墾的想法。
小河這邊也有一兩百畝地,養活部落是綽綽有餘。
…………
回到部落自然是腰酸背疼的,連著幹了七八天了,不過快要開墾完的喜悅還是給了大家不小的動力。
宋宸累的直接癱在石頭旁不想起來了,回來的時候晚飯已經差不多做好了,現在也到了開飯的時候,還好作為部落裏的神使不用親自動手,廚給宋宸盛好了送了過來,肉是爛糊糊的,不需要怎麼費力氣就能吸溜下去,魚也是精心處理過的,除了大刺剩下的魚肉不用擔心什麼,直接吞就好。
而且用的都是些七八斤以上的大魚,本來刺就不多,非常適合食用。
可能是見宋宸太累了,第二天宋宸起來的時候,大家都已經不在山洞裏,隻有炎還在看著火,應該是在等著宋宸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