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現在部落裏做地籠的水平是一點問題都沒有,按照公輸編製籃子的水平,編一些專門用來抓蝦蟹的地籠是一點問題都沒有,關鍵是地籠本來就是抓這些東西的,宋宸一直一來也是被部落裏的魚給迷住了。
把自己的想法和公輸說了一下,聽神使的意思能捕到更多的漁獲,公輸拍胸脯保證一定給盡快做出來,基本就是現在地籠的縮小加密版,對公輸來說並沒有多大的挑戰性,甚至一直跟著公輸的北一也可以嚐試一下,北一現在已經是公輸的左膀右臂了,基本上不太難的活都會讓他來幹,難一點的技術也都差不多掌握了,不過稍微還是差一些實踐的機會。
北一雖然不笨,甚至可以說有點聰明,但是創新能力並不足,這也是宋宸一直跟公輸說的,要讓北一多做一些基礎的,把基本的技術吃透了在進行後麵的實踐,宋宸要的可不是一些隻能按部就班做工具的人。
公輸回去之後就開始著手做出來了一個,和現在的地籠一樣都是圓錐型的,雖然粗細變小了很多,但是長度並沒有縮短,不管是泥鰍還是黃鱔都是細長的,這樣也能多裝一些,至於誤傷的小魚宋宸也隻能說聲抱歉了,不過每天及時收的活,魚類還是非常容易存活的。
做了一個後,宋宸看著還不錯,雖然不同於後世那種直角型的,但是用起來並沒有什麼問題,編織的也比較密,除了特別小的東西,一般是不肯能逃脫的。
得到宋宸的肯定後,公輸就把接下來的製作任務都交給了北一,剛才北一一直都砸旁邊看著的,而且地籠北一也做過,稍微適應一下就好了,按照公輸的說法,讓他來做這個,倒不如去多收拾幾條魚,對於自己一手教出來的北一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每一塊地裏麵,宋宸都讓大家放進了十幾條魚,不是不像放多,適合大小的魚在部落裏隻有這麼多,原始時代的魚實在是太大了,隨便一條都是五斤往上的,這就造成了大家基本看不上小魚,有時候見到的小魚直接就扔回了河裏麵。
如果帶回去的魚太小的話,炎和廚通常也會說上幾句,畢竟大魚小魚都是一樣收拾,小魚多了,花費的時間就多了,而且小魚的味道通常也是比不上大魚的,久而久之,部落裏的小魚就更少了。
沒有種水稻的地,宋宸讓人把周圍的田埂加高了些,裏麵的水也要比一般的稻田深一倍不止,畢竟稻田的主要任務還是種水稻,養魚都是其次的,這幾塊田就不一樣了,裏麵什麼都沒有,條件允許的話,直接挖成池塘都沒有問題,但是工程量太大了,現在的部落還沒有那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