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最難伺候的還重量,宋宸手裏是有相對來說是非常的標準的一斤裝的杯子,但是怎麼把重量給弄出來就比較難了。
手裏麵有著標準的一斤,如果最後做出來的重量誤差太大的話總歸是讓宋宸心裏是有些不痛快的,宋宸還是準備先把稱先給做出來,然後再考慮具體刻度的事情。
稱就是很常見的杆秤,用的是一根非常直的硬木,頭大尾稍小,頭那一端三厘米的位置用繩子套上了一個環,前麵的鉤子也是用木頭做出來的,至於秤砣直接就是用的一塊鵝卵石做替代了,這個時代也不能要求太高不是。
做出一個非常標準的一斤重的東西還是有些困難的,宋宸也嚐試過做出來一個天平,但是用木頭做出來的東西是完全不能夠達到宋宸的要求的,哪怕是上麵不放東西,這都不能夠做到完全的水平,如果非要稱的話,誤差肯定是不小的。
既然目前的製作水平做不出來宋宸心中的非常標準的一斤的重量,那就隻能退而求其次了,一個普通的水杯的重量也就是二兩左右的樣子,除去瓶蓋以後,宋宸覺得最多也就是一兩,
宋宸索性直接就弄出了五十毫升左右的水出去,剩下的水加上瓶子的重量差不多也就是一斤的樣子,雖說肯定是會有誤差的,但是最多也就是二三十克的樣子,一兩都不到,基本上也算是能用的。
記錄下來一斤重是秤砣到達的位置,用稱了幾塊石頭,都砸成了比較標準的一斤重,加上去增添了後麵的重量,更具長度來算的話,還是比較標準的。
既然做不出來,索性就這樣湊合著用好了,反正這個時代也還沒有什麼度量衡出來,宋宸做的自然也就是最標準的,這一切,都能是他說了算,隻要堅持下去就好,迫於技術的壓力,宋宸不得不接受了現實。
更小的重量自然也就是兩了,不過這種粗製濫造的稱來稱這麼小的重量肯定是非常的不靈敏的,這次索性就不做了,而且如果隻單單是和周圍部落做交易的話,也並不是很能用的上,大家換東西怎麼說也是幾十上百斤起步,一兩斤的誤差自然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問題。
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做出來一把能夠稱十斤以上的稱,宋宸手裏的這把最多也隻能稱五斤,這樣的東西肯定是不能滿足部落裏的需要的。
不過後麵想要做也不是多麼的困難,弄出來十個一斤的石頭也就是了,弄在一起自然也就是十斤了,“自暴自棄”的宋宸現在也不追求完美了,隻要能做出來一個誤差不是很大的稱就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至於更加精準的稱,以後還是有機會能做出來的,現在看樣子這還是一個急不來的事情。
相比於其他兩種計量單位,還是長度在部落用的最廣泛,部落裏現在沒有什麼有顏色的東西,公輸隻能用木頭來做尺子,現在已經把一米的刻度基本上都刻出來了,現在所選用的這根木頭還是比較長的,弄個兩三米都不是什麼問題,這樣的木板放在部落裏就是最標準的尺子了,以後部落裏的東西都是可以以這個為基準來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