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具體的換算比例,宋宸也是沒有考慮好,讓商和貿他們繼續和幾人吹吹牛,宋宸則是將部落裏的幾個首領聚在了一起商量,這是部落裏的食鹽貿易第一次擴散出去,交換比例的問題還是得好好謀劃一下,太少了部落裏就吃虧了,將鹽巴開采回來,部落裏也是付出不少的人力物力,這些成本肯定是讓其他部落來承擔不是,至於賺多少還得看幾個部落的實力。
不過宋宸也沒有想著獅子大開口,即使是沒有和遠一點的部落接觸過,但是也能想象的出大致的實力,能和這種小部落結成友好關係的,實力應該不會強大到哪裏去,實力稍微厲害一點的就想著吞並其他部落裏,哪裏會留著你。
可不是個個部落的頭頭都有宋宸這麼好的心腸,想著帶領大家一起奔小康,再說就算是宋宸也不是還想著怎麼將幾個部落忽悠過來麼,就更別說這些不知道可持續發展為何物的原始人了。
大家對於這其中的比例也是各有個的看法,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了起來,像碩這種比較激進的,說的數字就比較嚇人了,張嘴就是大幾十斤,用腦子想想這幾個部落也不像是能夠負擔的起的啊。
也有比較低調一點的,鳩也是第一次參與這種討論,說了一個非常低的數字,宋宸一合計,好家夥,這連自己的成本都不到,按照這種比例交易,要不了幾次部落非得虧出去不成,這也和鳩性子比較小心有關,,不過既然是讓大家來商量的,宋宸也沒有說什麼,自己也是在心裏合計的大概的成本,至少這一部分是必須由買家來出的。
正所謂,坐地起價,落地還錢,生意是談出來的嘛,自己心中隻要有個底線,還是好談的,按照部落裏現在的水平,每一次都是最少出去三四十人,就按照最近幾次的四十人算好了。
一來一回加上提煉的時間,最少也是五天,這五天裏麵,光是人吃的就得是好幾百斤了,一個人一天一斤肉,半斤米,都換成肉怎麼也得三四百斤,這還隻是光算了消耗的,幾十人在部落裏收獲還是比較大的,一天一百多斤的各種肉類肯定是跑不了了。
部落裏現在的出鹽率是一比十的樣子,可能會多少一點,但是也不會太多,一個人一次來回差不多也就是十二三斤鹽,四十個人差不多就是五百斤,加上大家來回風餐露宿的,成本就達到了三斤肉了,可以說,一旦是低於這個數字,部落裏做這個生意就是虧本的。
再說之前部落裏一般的種子交易都能達到這個水平了,綜合衡量下來,宋宸的底線就是五斤肉換一斤鹽的樣子,這樣部落裏也能賺上一點,而且這兒數字也不是很高,大家承擔起來應該都不是太困難,當然最後的結果肯定是越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