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差強人意的車輪(1 / 2)

一連三天的大雨終於是停了下來,好在除了部落周圍大部分的地方還是有植被覆蓋的,所以勉強也能出去幹活了,以前部落裏不缺吃的,偶爾休息個幾天自然是沒有問題,但是現在的話部落裏還是得好好忙活一段日子。

雖然出去收獲可能也不是太豐富,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啊,不求能帶回來多少東西,隻要能滿足部落裏一天的所需,宋宸就心滿意足的了。

車輪的進度依舊是非常緩慢,多次實驗之後,宋宸和公輸都是發現了,直接將木頭彎曲成想要的圓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大部分的木頭雖然鋸下來之後非常的圓,但是並不能作為輪子使用。

思來想去,宋宸還是決定用榫接的方式製作,在部落裏也算是一項比較成熟的技術了,如果是拚接的話,那麼就可以將一個輪子分成幾個部分,直接將木頭彎曲成圓形,既然不可以,但是如果隻是一個弧形的話,也就沒有多難了。

不過拚接的話,對於精度要求就非常高了,容不得有半點誤差,所以必須提前將車輪的模樣刻畫出來,部落裏現在又沒有紙,宋宸隻能在石壁上先湊合著畫畫。

部落裏很少有用到紙的地方,即使是巫平時畫一些東西,用石頭或者陶片也能湊合著用,所以宋宸一直也沒有想過製作紙,以至於現在突然需要用,臨時肯定也是做不出來的。

車輪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夠做出來的,找了一個光滑的石壁將車輪樣子畫出來之後,宋宸便讓陶和瓷先製作出一批陶板出來,這個相對來說就要簡單很多了,隻要能達到部落裏日常使用的陶器那個硬度就可以,做出來也是相當的快,當天吩咐下去,第二天第一批陶板就已經被製作了出來。

足足有近百塊,而且大小不一,這也是為了滿足多方麵的需求,最小的也有三十裏麵見方,大的都有一米了,既然要做那就多做點好了,即使這一次做車輪都需要,剩下的也能留給部落裏的其他人使用。

最能用得到的就是巫了,在部落裏寫寫畫畫這麼多年,山洞裏已經沒有什麼太多的地方可容它記錄了,這還是大家都搬出去之後,山洞裏四麵都空了出來,要是還住在山洞裏的話,估計地方早就不夠用了。

部落裏平時發生的比較重要的事情,巫都會用文字加圖畫的方式記錄下來,所以記錄一件事情需要的地方並不少,有了這些陶板之後,以後記錄就方便的多了直接挑一塊合適的地方,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雖然陶的硬度不比石頭差多少,但是並不用站著克還是比較輕鬆的。

這其中還有一些,宋宸特地囑咐兩人仔細的用草木灰水刷上了幾遍,燒出來之後完全就是黑的,這就是部落裏的黑板了,之前部落裏依舊是用石壁當做黑板寫起字來總是有些不太清楚。

有了這些陶板,再加上部落裏用石灰做出來的粉筆,條件基本上也能達到後世最差的水平了,不過在這裏可就相當先進了,字寫在上麵非常的清楚,巫知道了這些陶板的妙用之後,也是非常的興奮,無論是用來記錄部落裏發生的大事,還是用作教育孩子們,都會方便很多。

……………………

當然陶板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將車輪最清晰的刻畫出來,為了保證不是特別容易損壞,宋宸直接將車輪的厚度確定在了十厘米,雖然可能是厚重了些,但這也是第一版而已,後麵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修改。

第一次做肯定還是得以求穩為主,找了幾根最合適的樹,弄了兩天,最後終於做出來五段木頭,這五段木頭剛好可以拚成一個圓形,大致的樣子已經做出來了了,不過細節方麵還是需要打磨一下的。

兩個人一個人負責細心的打磨,另一個人則負責將兩頭削成適合榫卯的形狀,這方麵公輸更加熟悉一些,自然是由他來完成了。

做好之後將五塊木頭拚在了一起,正好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圓,而且做的時候是對著模板來的,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誤差,不過雖然也能滾的起來,但是宋宸還是擔心這個輪子用著用著會不會散架。

所以宋宸又讓黑鐵照著這個輪子用青銅做兩個圓形,倒也不用完全和這個輪子一樣大,內圈一個外圈,一個能夠將其固定住就行,而且為了保證不容易變形,做出來的是比較粗的,整個圓環都是一個大拇指粗的樣子。

畢竟是第一次做,難免需要走些彎路,既然做了銅環,其實木輪的厚度可以適當的減少一些了,但是都已經進行到這一步了,也隻能硬著頭皮繼續往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