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樣車,的確是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第一次拉人,宋宸也不敢讓太多人上去,撿了五個身材不算太強壯的婦女,挨個送她們爬了上去,車拉東西還是包含著杠杆原理的,所以大家的位置也是有講究。
中間稍靠後是一個比較輕鬆的位置,五個人也就四五百斤的樣子,加上車鬥自身的重量,這也快有六百斤了。
叫人上去的時候還沒有感覺,這樣一算送誰也覺得是不是有些太重了,想了想還是叫下來了一人,第一次還是以求穩為主,要是翻車了可就不好看了。
為了給大家展現出來最直觀的一麵,宋宸並沒有將鹿或者牛拉過來,而是親自上陣,斜挎起了前麵的繩子,將伸出來的兩根木棍往下壓了壓。
試試看到底能不能將鬥給壓起來,由於大家在中間,所以並不困難,試了兩下後稍微用了一點力氣便將等保持了一個與地麵平行的狀態。
好在車鬥裏的人都是蹲著的,不然光這一下就該摔倒了。
看到這裏,大家紛紛都是驚呼了起來,看這樣子,這車就很靠譜,部落裏的人本來就對宋宸有著天然的信任感,看到這一幕就更加堅定了。
空車是很容易拉的,不過即使上麵蹲了四個人,宋宸感覺重量上似乎並沒有增加那麼多。
調整了一下姿勢,身體向前傾斜著,鼓足了力氣,拉著板車向前慢慢走去,隨著宋宸的走動,板車也在向前移動著。
部落裏麵的地勢是比較平坦的,所以也談不上輕鬆或者更加難拉一些,而且拉動以後,後麵就更加簡單了,宋宸現在也是非常的興奮,車的意義不止於次,除了拉糧食以外,其他任何東西都能通過車來運輸。
隻要路況合適的話,這將大大的減輕部落裏的負擔,宋宸向前拉著,一群人也在後麵跟著,興奮的宋宸直接拉著板車繞了部落走了一圈。
中間還小跑了一段,這一轉悠可就讓部落裏絕大部分人都看到了這個新家夥,跟在後麵的人也越來越多。
看著宋宸拉著四人人,還能健步如飛的向前走,所有人都非常驚訝,不了解的人也在其他人的解釋下得知了這個新玩意的作用。
拉了一圈回到了起點後,宋宸也沒有感覺到多麼的吃力,部落裏這一圈不小了,算下來也有四五百米的樣子,這個距離基本上就是到小河對麵稻田中間的樣子。
也就是說即使是一個人也能那種四五百斤的東西跑過一趟,這可是一個大突破。關鍵是宋宸沒感覺多累啊,而且車子拉了一圈也沒有什麼情況。
開始還有一點點的澀,但是轉開了以後,反而跑得更加流暢了,讓幾人跳了下來,宋宸和公輸仔細的檢查著各個部位的情況。
最主要的還是輪子最中間的那一小塊地方,因為車整體是壓在銅棍上的,銅棍的受力則會交給整個車輪,受力點就在輪子的最中間,隻要中間沒有太大的問題的話,其他部分最多也就是一些正常的磨損。
一點一點的看,宋宸就差將它重新拆下來了,至少肉眼觀察的話一點問題都沒有。
雖然沒有問題,但是宋宸又有了另外的想法,在這種製作方式,將中間的銅棍和車輪分開製作,二者之間的匹配難免會有點誤差,就在後麵的使用中,肯定會表現的越來越明顯。
反正都是轉悠,那麼是不是可以將銅棍和車輪做成一起的呢?
如果做成一體的話,那麼可以避免銅棍和車輪之間的磨損,從而大大的提高整個車輪的使用壽命。
而且如果能鑄成一體的,那麼車輪內圈以後就可以完全用青銅來代替了,這也能減少整個車輪的製造時間,做出外圈,再做幾個支撐棍就好,整個程序要簡單很多。
車子是做出來的,但是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
見上麵站著四個人,一點問題都沒有,宋宸壯著膽子又拉了三個人上去,反正這也是第一個成品,目的就是實驗性質的,拉壞了也不用心疼,放在部落裏做紀念就好。
七個人的話,往下壓的時候,宋宸能明顯感覺到阻力已經很大了,將整個身子都壓了上去,才將車子給弄平了,往前拉的時候也明顯感覺到非常吃力。
看來六七個人應該就是一個普通人能拉動的極限了,不過板車做出來並不是專門給人用的,牛的力氣要比人大上很多,隻要板車能夠承受得住,應該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宋宸索性又叫了三個人上去,這一下拉肯定是拉不動,站上去十個人能明顯感覺到板車已經非常吃力了,一個人拉不動,宋宸叫上了公輸一起壓下去之後,即使用的是比較硬的木頭把手那兒也明顯有些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