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做原始自來水的想法,一旦萌生了,搞得宋宸一整天都在想這件事情。
這兩天忙農活的時候,宋宸順便還考察了一下線路,如果要挖溝的話,開口就和稻田裏的水渠位置差不多。
不過為了保證水質幹淨,肯定是不能從稻田裏麵走的,稻田可是經常會施一些肥,對水質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部落稻田的總出水口都是在下遊,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部落裏這一段水源不受影響。
將稻田活幹的差不多的時候,宋宸便和巫說了一下自來水的事情,這也算是惠民工程了,雖然一次性需要不少人手忙活,但是以後部落裏吃水用水就會方便很多,巫自然是舉雙手讚同的。
每天出去挑水的確是太麻煩了一些。
現在部落裏也沒有太大的磚頭需求,所以宋宸就將陶管的要求和陶還有瓷說了一下,雖然做起來對兩人來說沒有什麼太大的難度,但是數量可不少,從上遊到部落裏繞上一圈,怎麼著也得有四五百米的長度。
部落裏現在做陶管也不能做得太長,宋宸隻想著半米應該就差不多了,這樣最少也得有八九百個,工程量還是比較大的。
且窯是為了燒製磚頭設計的,雖然已經做得很大了,但是如果燒這種管子的話,一次並不能燒出來多少,宋宸估摸著也就二三十個的樣子。
不過燒的時候是可以混著來的,宋宸初步想的是將陶管的直徑做成六十厘米的,這樣不管咋用肯定是能滿足部落裏的需求。
這樣的話燒陶管的時候,內部就能再放上一些其他的東西,不管是普通的碗還是磚頭都可以放在一起。
陶管都是一頭大一頭小,這樣一個套著一個也比較穩當,水也不會流出去太多。
宋宸一邊說這著,陶和瓷就開始著手做了,一次性肯定是捏不出來的,兩人采取的方法是一圈一圈的往上壘,雖然做出來的速度比較慢,但質量並不會太差。
這種東西並不太難,宋宸看兩人做的差不多也就沒有再管了,後麵可以交給他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先將溝渠給挖出來。
天氣剛晴沒兩天,部落裏人都還沒有完全出去,現在部落裏還有一百多號人呢,不過以婦女居多。
挖溝這種活隻能算是普通的農活,無論是誰都能夠做,宋宸直接帶出去了五十個人,其中大半都是俘虜。
這些天俘虜們的表現也是相當的不錯,大家對他們的戒心也沒有剛開始那麼深了,去幹活也不需要太提防他們,部落裏一些普通的農具,現在也開始逐步讓他們接觸。
以前俘虜們用的都是些石頭或者骨頭打磨出來的老工具,隻能說勉強能用,效率和實用性方麵都比青銅農具差很多,剛開始來的時候,部落裏也是沒有銅礦石了,所以隻能拿那個湊合著。
但是上一次可是一下子運回來不少,現在部落裏還有一大堆銅礦石呢,提煉的大部分都被優先做成了農具,鋤頭鐵鍬,這是最基本的。
聽宋宸說現在部落裏要挖一條夠將小河裏的 水引到院子裏來,大家都有點激動,從俘虜們來了以後,挑水這項重擔就完全交給他們來做了,二十個人一組每天一個人最少也得跑兩三趟。
有的時候用的多了,一天還得挑上好幾次才行,如果能有一條小水溝從部落內部走出去,那麼就說明大家以後都不需要再幹這種活了,俘虜們自然是感覺非常有幹頭。
線路宋晨已經考察好了,現在需要做的就是重新走一遍,將它確定下來,用鏟子在地上刻出一道深深的痕,大家可以直接按照這個痕跡往兩邊挖就行。
由於後麵需要放置陶管的,是深度上需要重視一下。隻是深度上需要重視一下,別搞得到時候陶管埋下去還露出一截來,可就不好了。
還有需要注意的就是整個水區的平整性需要是從上往下,略帶傾斜,倒不需要特別注意,畢竟這一條線路落差還是比較大的,幾乎快有一米多了,隻要能控製好每一段的生動,基本上讓水自己流淌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所以為了防止大家開挖的時候深度不一致,宋宸直接弄來一些竹棍,在七十厘米的位置都用刀砍出來一個凹槽,這樣大家挖的時候心裏就有數了,到了差不多的時候將棍子一放就能知道。
由於需要繞過這邊的稻田,所以線路的話比之前要長上了一些,宋宸量了一下,基本上快二百八十米了,一個人也得弄上五六米。
而且這還隻是到圍牆的長度,要知道的院子裏麵還是需要繞一下的,院子裏麵不會比外麵短上多少,宋宸想的就是,既然已經做了,那就直接將每個需要水的地方都通上,到時候用起來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