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橋的速度也就保持在一天一座的樣子,一天想要搭起來兩座橋,這也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一座的話,晚上正好能夠在樹林這邊休息,大家的狀態也能保持在最好的狀態,幹起活來也有勁。
最重要的就是這樣一來,大家有些東西就不用帶著來回跑了,像被子什麼的,食物也能少帶一點,不過放在這裏必須得藏好才行,不然出去一天,很有可能就被周圍的野獸給偷吃了。
不管多寬的裂穀,這邊都是一次性拉八根木頭過去,幾座橋最後建起來後都是差不多的寬度。
最寬的那一個裂穀有將近六米的長度,這也是最麻煩的一個,為了減少架木頭的難度,宋宸隻能讓大家將木頭弄的長一點,最後足足接近十米了。
這個長度兩輛車拚起來都不能拉走,隻能往後麵再掛上一輛,不過這樣以來,一次就不能拉過去了,隻能分成兩次,好在木頭是在樹林這裏,還是比較近的,即使是這樣,將木頭都運過去的時候也已經是下午。
第一批四根木頭運過去,宋宸便帶著一些人留在這裏,雖然裂穀比較寬,但是木頭足夠長,和之前的一樣,直接拉過去就行,二十個人也勉強能夠忙活的過來,要不是將木頭抬上車還需要不少人,這邊人手還能再多一點。
一根木頭從準備好到完全架好,最少也得半個多小時才行,不過一批也就四個木頭,這邊都架好了,後麵木頭還沒有運過來呢。
五天後,這一路上所有的橋這才算是全部都架好了,而且沿途也都收拾的幹幹淨淨,路上經過車的碾壓,雜草都被壓進了土裏麵。
接下來就是從這裏到達死神山穀這一段路的清理工作,雖然路程不短,但是和去小樹林的路差不多,主要都是些雜草,比較好收拾。
而且這一段路也是部落裏一年要走上好幾次的路,已經有了一個半米多寬的雛形,在清理出來兩個這麼寬就能夠允許一輛車通過。
運輸鹽礦石的車是不需要像拉木頭那樣將兩三輛車拚接起來,但是一輛車的話,即使有轉彎什麼的也不需要太寬的地方,更何況周圍還都是雜草,對車的行走幾乎沒有太大的阻礙。
接下來路大家一共也才用了三天時間就到了山穀口,死神山穀周圍土壤的鹽分含量比周圍要高上不少,所以基本上都沒有多少雜草之類的東西,倒是幫大家省事了。
這一次出來,除了將這條道路打通之外,還得運一些鹽礦石回去,驅趕著馬車進入死神山穀裏麵,周圍的景象倒是讓第一次來的俘虜還有牛都吃了一驚。
尤其是俘虜,大驚小怪的,不過也不怪他們,第一次來到死神山穀的人,大多都是這個樣子,裏麵各種動物的相處方式與外麵相比簡直就是一個桃花源。
到達山穀的最深處,便用帶來的工具開始對著兩邊的崖壁開鑿了起來,青銅打造鑿子非常容易就能開采下來一大塊。
幾個人身後就放一輛車,開采下來的石頭直接就放在車鬥裏,隻需要觀察著車的狀態,不要超重就好,車要是在半路上被壓壞了,這一車鹽礦石可就沒有人能夠運回去了,這次出來可沒有帶多少籮筐。
八輛車,一輛車一般都能運個七八百斤的東西,再重遇到上坡就不太容易走了,這和在部落裏不一樣,還得跨過一大段山路,雖然弄的比較平坦,但是總得 坡度還是擺在那裏,上山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按照這個重量,一輛車的鹽礦石最後估計能夠提煉一百斤鹽巴出來,同樣是三十個人,以前最多也就是三四百斤的樣子,這可算是翻倍了,而且人還能輕鬆不少,以後再來開采鹽礦石,來的時候可以坐車,也就是回去的時候需要走,而且還不需要拿東西的。
後麵再開采就不需要這麼多人了,一輛車讓兩人輪流趕就行,而且趕車無論男女都可以,沒有什麼區別,對部落裏的人力又是一個非常大的解放。
這一條路前後加起來大概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和投入相比,結果還是相當可以的,在拉著牛回去的路上,宋宸想著明年是不是可以將去銅礦的路也開辟出來,那邊相比這裏還要好弄一些。
畢竟沒有裂穀什麼的需要架橋,雖然大部分路程都是在山裏,需要砍的樹要多上一些。
不過部落裏現在對於青銅的需求沒有剛開始那麼大,主要的武器還有農具都已經打造出來了,就連給俘虜他們準備的武器現在也已經放到了庫裏,隻要時機成熟就能給他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