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祭壇搬遷(1 / 2)

第一批房子建好之後,過去兩個部落指導工作的八個人就陸續返回來了,部落那邊去的晚,回來還是以步行的方式,所以要稍微慢上一些,不過他們種植的主要是苜蓿,開墾起來要方便不少。

水部落主要就是麻,對於土壤還是有一定要求的,既然都準備種東西了,所以宋宸也沒有讓他們做出太大的區別來,一次性都挖好,以後改種其他動物也更加方便一些,石部落基本上都是一些草和灌木,水部落地上的樹木,要多上一些,所以也就不在乎省這一點時間了。

八個人回來正好也是給部落裏增加了一小股力量,不管是用來捕獵還是幫忙建房子,都能提供最小的助力,其中有人也是部落裏建築的老手,建起房子來自然更加好一些。

部落裏現在的人基本上都已經找到了自己大致的定位,有技術的,像木匠泥瓦匠紡織這些活都有不少的人,沒有這方麵天賦的,出去狩獵采摘也能是一把好手,或者在部落裏幫忙幹些雜活,也需要不少人來幹。

平時大家或許都在外麵奔波,但是一到遇上了自己擅長的事情都會主動站出來,再也不用宋城挨個點名了,內部就能處理的非常好,不過大方向還是得有宋宸他們幾人來掌握。

房子建好之後已經是半個月之後的事情了,天氣雖然還沒有達到能夠種植水稻的地步,但是一般的農作物目前種下去也不太是問題,部落裏的一些蔬菜這一段時間主要就是和冬天差不多,以白菜和藕為主食物,還是有些單調的。

種蔬菜的田之前已經都收拾的差不多,現在基本上隻要挖了個坑,直接將種子撒進去就好,適當的再追加一些肥料,幾年種下來,大家也有了比較豐富的經驗,什麼時候該追肥,什麼時候該澆水,基本上都不會出錯。

還種植完之後就著手開始收拾稻田,在正式種植之前至少得先把秧田以及土地給鬆好,部落裏隻是簡單的開墾了一遍,有些大塊的土甚至都沒有敲得太碎,這一次基本上就是為了後麵的種植做準備了,一切都得向那一方麵考慮。

秧田的規模現在也非常的大,有將近三十畝,對於秧苗宋宸向來都是覺得可以多,但是不可以少,畢竟每一塊土地都是辛辛苦苦挖出來的,如果沒有秧苗去種,實在是太浪費了一些。

秧田弄好之後灌上水,宋宸就開始著手催發留下來的稻種,改良過程當中一畝地差不多需要七八斤左右的樣子,這四百多畝稻田光是稻種就得了兩千五百多斤,光是將這些稻種讓他們發芽,都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

好在現在部落裏有了不少的麻布,直接將稻種起來,也不用太擔心悶壞了,想當初部落裏第一次種植的時候,宋宸還將自己短袖用來當麻布使用,和現在相比,那時候前幾年的收成加起來都沒有現在稻種多。

現在光是撒種子,就得用上二十多人,忙活兩天時間才能全部弄完,弄這麼慢,主要還是為了均勻一些,這樣最後長出來的秧苗也會更好,這一切也都是源於不斷的實驗,雖然隻是一點點的提升,但隻要基數足夠大,最後帶來的影響都是比較大的,一切都按照最合理的情況種植的話,部位的產量少說也能增加幾千斤,甚至上萬斤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稍微注意上一些,一塊田多上十幾二十斤也不是什麼難事,所以今年每兩三 塊田,宋宸都準備安排單獨的人去照料看管,這不僅僅是為了增加產量,同樣是檢測這幾年培養他們的效果。

這些年他們這二十幾人都是跟在宋城後麵學習怎麼種植,從育種到收獲,可以說是傾囊相授,沒有一點點的藏私,將自己這些年積攢下來的經驗都交給他們了,所以他們和宋宸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他們算是學習的比較好的了,後麵也有不斷加入進來的人,但是都沒有達到宋宸理想的狀態,目前要麼就是跟在宋宸後麵,要不然就是跟在這批人後麵學習,想來要不了幾年應該就能出師了。

部落裏今年準備集中在稻田上的人差不多有八十人左右,看起來人是挺多的,但是分到每一個人頭上少說也得有四五畝地,即使是經驗稍微豐富一些的都不太能夠應付來,所以說任務還是比較重的,不過這也沒辦法,部落裏就這麼些人總不能都用來種地吧,其他方麵還是得權衡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