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房子還是護城河進度都挺快,前後一共建了三十二間屋子,現在就差門窗沒有裝上去了,不過人住進去還是沒有問題的 ,晚上睡覺的時候就用獸皮擋起來,隻要不是大暴雨都還蠻舒服的。
至於門窗公輸他們也在緊急製作中,目前已經做出來一半了,能在一個月的時間裏麵有這樣的成果還是相當可以的,畢竟還得鋪屋頂,但屋子裏麵除了炕就什麼都沒有了,部落裏雖然也還有幾個家具,但是宋宸並沒有給他們用。
這個可以用作日常的獎勵,幹活幹的好的可以發一個之類的,也能調動一下他們幹活的動力,俘虜們最近這一個月幹活還是相當不錯的,雖然留給他們的人手不是很多,但北邊這一側的河道也已經挖好了。
東邊挖好了之後,宋宸就讓人將河水給引了進去,這還和部落裏的池塘不一樣,護城河和小河是完全相通的,接口處則是用的 木頭加上漁網擋住,這是防止裏麵的魚往外麵跑的。
河道最中間則是留出來一個五米的空當,這下麵的木頭要短不少,隻有半米,上麵的漁網也弄的是可以拆開的,這是留著給部落裏的船進出的。
等到北邊也挖好之後,部落裏可就是三麵環水了,而且還都是比較寬廣的那種,就這一條河就能阻擋大部分敵人。
北邊的河道已經挖到一半了,中間就是部落裏需要搭橋的位置,這是肯定得做的,不管是平時出去采集還是需要去死神山穀開采鹽巴,這都是必經之路,而且做的必須得足夠結實,不然車可不太能承受的住。
本來宋宸還想著石橋拱橋什麼的,但是一看這個寬度還是有點不現實,即使這一段稍微收了一點,但是也有十七八的寬度,還是老老實實的搭建木橋,這樣的橋部落裏也做了不少了,會更加得心應手一些。
而且木橋也已經經過時間的檢驗了,部落裏最早搭建在小河上的木橋用到了現在也一點問題都沒有。
不過這裏做的橋難度肯定是要高上一些的,這麼長的距離,搭木橋的話肯定得分成幾段,這中間的銜接還是需要點技術的,必須得做的非常平整才行。
不過現在部落裏已經做出了一個實驗橋了,是用三段木頭接起來的,中間配合著榫卯結構,就目前來說一點都沒有問題,幾百上千斤的車在上麵走,也絲毫感覺不到晃動。
不過這是搭建在平地上的和放在河裏麵肯定還是有區別,所以到時候肯定得做得更好一點才行。
真正建橋的時候,必須得用大量的銅釘,將整座橋全部定嚴實,這也是部落裏現在能做到的極致了。
不過最麻煩的還是下麵的柱子,按照宋宸的想法,隔上兩三米,必須有一根柱子撐住,尤其是兩端木頭接在一起的時候,必須非常密集,其實最好的肯定還是石頭,或者青銅柱子。
但這兩種材料做出來的都太奢侈了,石頭這種材料雖然部落周圍並不缺,但是開采出來然後打磨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這就比較麻煩了,況且部落裏的人也沒有這種經驗,以前打磨的都是小一點的東西,像這種動輒三四米的長柱子輕易可做不出來。
而且即使基礎上沒有困難,時間勢必會非常久,搭一座橋需要的又不是一兩根,所以宋宸想了想還是用木頭的比較實際一些,青銅都是由於材料的限製,部落裏現在基本的青銅話估計也就能做上半根,其實跑上幾趟也做不出來幾個漂亮的青銅柱子。
青銅這種材料在部落裏還是非常奢侈的,騰蛇也沒有富足到什麼地方都能用他來頂替,而且隻要木材選的好,相信也不會有太大的質量問題,木頭和這兩種材料相比,獲取起來簡直不要太容易,不管你怎麼挑剔,在部落周圍的群山之中都能找到合適的。
柱子和橋麵宋宸是準備用同一種硬木來製作,雖然做的時候可能會麻煩一些,但是後麵用起來以及日常的維護是比較順心不少。
這樣長的大橋,肯定不能頻繁的建造,做一次不用上個頭十年宋宸都覺得不太劃算,等俘虜們的門窗都做好之後,緊接著就是橋梁的修建了,應該也要不了幾天時間。
至於搭建橋梁所需要的木頭,已經選好一批了,都送回了部落裏麵,由學徒們對其進行簡單的劈砍,塑造成最合適的狀態,選的都是直徑七八十厘米寬的大木頭,這樣的硬木想要長成這麼粗壯,沒個百八十年肯定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