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7調查
調查結果果然如我所想一般,很多對新能源汽車感興趣的顧客上門都是很認真的在了解新能源汽車,其中問得最多的是,這個車有保障嗎,性能會不會跟普通汽車相差太多。
以及還有懷疑新能源汽車是試驗品,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能不能靠得住,要過個六七年才會有結果。
對於這種情況,我自然是哭笑不得,但是這話說到底也沒有錯,好不好現在的確隻是我們這邊單方麵說的,而一些專業術語,就算是意義解釋了,對方也不一定能聽得懂。
問來問去不過就是對新能源汽車不放心,而最終的結果也就是生意沒談攏。
這種情況更不是一次兩次,而是有大半的客戶都是這樣,隻有小部分被銷售人員說得動心了直接掏錢就賣,這種顧客一般都是比較富足的哪一種,他們想的就算這汽車不怎麼樣最後換一輛就可以。
而那些比較拮據的家庭做選擇就比較困難,因為這次購買可能就得使用幾年甚至十幾年,放心不下選擇困難都是正常的。
第二次新能源汽車宣傳很快就被提上了日程,在宣傳之前我們仔細研究了,上門問了沒買的顧客都是對新能源汽車一無所知的那一類,而單憑銷售人員這一方麵的解說是不能完全明白的。
而我們也發現了當初宣傳時忽略的點,那個時候我們把主要宣傳的地方都放在新能源汽車的環保上麵,從而卻忽視了人們更為在意的性能方麵,一心隻想著環保這一方麵上的優勢。
雖然現在全球變暖跟現在各方麵的汙染都脫不了幹係,但是真正關心這些汙染的人是少之又少。
現在這個社會上呈現的是人們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隻要他們活著的時候這個地球還好好的就行,他們不會去管以後這個地球將要怎樣生存,自然也就不管自己使用的汽車是不是環保的,他們更為在意的是汽車的功能性能怎麼樣。
可能還有一些也想為世界環保出一份力,結果發現這新能源汽車他們並不了解或者他們認為沒有傳統汽車好的時候,他們最終也會選擇汽油汽車。
所以這一次的宣傳,我們把主力放在了新能源汽車的性能上麵,把動力強悍,充電半小時行駛數百裏,可多攜帶能源塊補充能源直接當做廣告語打出去,不再是單單的宣傳新能源汽車環保,排氣量少這種比較無力的宣傳。
隨著宣傳新能源汽車的各種優勢,上門的顧客也隨之增多,但是好像這些宣傳都很蒼白,來詢問新能源汽車的人是不少,但是真正購買的人還是不多,那些上門的多半隻是心動,卻還是隻停留在了心動之上。
時間過去了幾天,銷售卻依舊停留在了哪裏,每天詢問的人不少,問題就出在了隻有宣傳,沒有有力的證明之上。
現在社會的發展到了賣東西可以隻用手機,網上就能完成工作,日常生活中一部手機也能搞定大半,除了高科技帶給我們的便利,隨之而來的也有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