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大梁邊軍一甲長(1 / 3)

大梁為防北戎人侵犯,實行囤邊政策。

在北境邊界,設有大量的墩台、堡壘,一般是三裏一墩、五裏一台。

有些緊要之地,設的更加稠密。

每墩守衛五至七人,輔一應女眷不等,以伍長、甲長為首領。

如此。

但有北戎人來犯,墩台燃狼煙、擊擂鼓,一個時辰內就能把訊息傳到衛府。

可惜,朝廷的想法是好,用處卻是不大。

戰爭,主要比的還是人和錢糧。

大梁邊軍糜爛,舉國皆知,吃空餉、充人頭,每一個地方幹淨。

五日一點卯,十日一操練,這在邊軍之中竟然都是較為勤勉的。

朝廷方麵同樣不省心,曆年來邊軍的餉銀從來就沒有給足過,監軍大員更是貪腐成風。

在這種情況下,各路邊軍與北戎人的戰鬥,往往是一觸即潰。

數年來,北戎人幾乎把大梁北方當中草場,每當糧食短缺的時候就來掃蕩一遍。

搶糧還是好的!

搶人、焚城,一樣常見。

兩腳羊,就是北戎人對大梁人的稱呼。

前些日子,就有北戎人南下,不少墩台失守,邊軍死傷慘重。

前身劉安就是這時候入了邊軍,因為姓劉,所以直接得了甲長之職。

當然,他這職位也不是好當的,需要前去保寧墩接替那裏的伍長。

保寧墩原本不在前線,還處於靠後的位置。

但這幾年邊墩被北戎人掃蕩的厲害,前麵的墩台已經被消滅的七七八八。

靠後的保寧墩,就成了前線,在這裏當甲長自然也不是什麼好差事。

而且保寧墩附近的墩台被燒,短時間內難以補充,幾乎就成了草原上的孤島。

一旦北戎人來犯,後果可以預料。

“劉頭,看到保寧墩了!”

草原上,滿頭大汗的馬朝伸手朝前一指,咧嘴笑道:“他奶奶的,總算是到地方了。”

“上麵有人,他們看到我們了。”

頂著日頭一路奔波,郭凡也是口舌發幹,當下一甩手裏的包裹。

“走,先進去填飽肚子再說!”

墩台作為預警之地,視野必須開闊,所以大多建在高坡之上。

保寧墩通體以夯土壘成,圍牆高有一丈三,上有望亭、懸樓。

牆外有壕溝,平常進出皆用吊橋。

“來者何人?”

兩人據墩還有百步,上麵就傳來大吼聲。

“我們是新來的守軍。”

馬朝上前兩步,扯著嗓子大吼:“我身邊這位,是新來的甲長劉頭,快開門!”

“不急。”

圍牆上一人探出頭來,回道:“你們先把自己的腰牌拿過來驗一驗。”

“麻煩!”

馬朝眉頭一皺,回首一臉討好的看向郭凡:“劉頭,你看我們……”

“拿腰牌。”

郭凡取下腰牌,遞過去。

馬朝止聲接住,同時取下自己的腰牌,小跑著來到墩邊放在吊籃上。

伴隨著一陣‘咯吱’聲響,吊籃被緩緩拉上去。

不多時,吊橋放了下來。

“劉甲長!”

上了墩台,入了圍牆,當即有幾人迎了過來。

邊軍窮困,大多衣衫破舊,如郭凡、馬朝,衣衫上都滿是補丁。

而迎麵這人,卻是一身嶄新衣服,麵色紅潤,甚至還有些小肚子。

不像窮困潦倒的邊軍,倒像是養尊處優的富家老爺!

在他身後的兩個大漢,麵上繃著表情,同樣不像是忍饑挨餓的墩軍。

“何某可是等候多時了!”

“咦?”

他掃了眼郭凡兩人,麵帶詫異:“我記得,文書上說是三個人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