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遠征大清 第一百二十章 強攻山海(2 / 3)

“城內距離城牆六百尺(約今一百四十米)外有弩台,這些弩台和城牆上的門樓、角樓、各式臨時樓台形成了交叉射擊,華山大軍一旦登上城樓,必死無疑,哪有立足之地?”周紀不屑地揮揮手。“城牆加上門樓,我們的製高點至少有一百五十尺(約今三十六米),華山大軍如何控製?難道他們要在山海關外築一座接天塔樓?”

“浮雲為路敢做嗎?城內石炮一陣猛轟,立時化作一堆廢墟。”張修得意洋洋地笑道,“守住山海關絕對沒問題,不過要取得勝利,擊敗華山大軍……”他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就要看朝廷那位小皇帝是否願意出力了?”

“我們敗了,他們離死還遠嗎?”張鳴信心十足地說道,“放心,沒問題。”接著他望著王正南問道,“正南,城防都是你一手設計的,從今天的防守來看,還需要什麼改善的嗎?”

“華山大軍的石炮太多了。”王正南擔憂地說道,“我雖然預料到了,但沒想到河北竟會有這麼多石炮,而且還有可以發射百斤石彈的重型石炮。”

“百斤?”張鳴吃了一驚,“那塊石頭有一百斤?”

王正南點了點頭,“那塊石彈陷入地麵八尺深,太可怕了。另外,華山大軍的弩台上肯定有超大型的弩炮,如果是連弩炮,那威力非同一般。”

“連弩炮失傳很多年了,華山大軍怎麼可能有?”周紀不可思議地問道。

“他們既然能造出石炮,當然也能造出連弩炮。”王正南說道,“當年這些重型軍械都部署在邊塞要隘,也許有人留下了圖紙,總之我懷疑那就是連弩炮,箭矢太密集了,普通弩炮不可能有那麼大威力。當年明朝衰落,不少好東西流落到了番邦小國,有沒有倒也難以預料。”

張鳴沉默了一會兒,無奈地說道:“這麼說,華山大軍有可能登上城樓了?那你有何對策?”

“立即築造傅堞。”王正南想了一下說道,“城牆四周是環城路,這條道路和與城內各條大道相連。隻要華山大軍衝進來,城池必失,所以我們應該在這條環城路後修築一道夯土矮牆,就是傅堞,形成城中之城的防禦格局。然後再在傅堞前挖掘一道壕溝,內塞柴草。一旦敵軍入城,即引燃柴草形成火牆。這樣,我們就能據此火牆和城牆上的軍隊互相配合,裏外夾擊,把敵軍誅殺於環城路上,再次把敵人趕出城。”

“好,就按你說得辦。”張鳴斷然說道,“磚石如果不夠,就把所有官員的庭院全部拆了。”

眾人大驚,張繼立即勸阻道:“叔叔,城內民居多得是,你為什麼要拆將領們的庭院?”

“哼……浮雲為路如果把我逼急了,我就把山海關一把火燒了。”張鳴冷笑道,“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他狠,還是我狠?”

第二天,華山大軍在西城戰場上用了整整一天時間,攻占了第三道護城壕,逼近了護城河。

第八天,華山大軍攻占了西城戰場上的五道護城壕,但此刻華山大軍還是沒有找到奪取製高點的辦法。雖然石炮、弩炮、臨車上的強弓手竭盡全力,但因為無法有效壓製敵軍的射擊,華山突擊部曲的傷亡越來越大,不得不暫時休戰。

第十天後,浮雲為路最為得意的弟子,南江林靜風塵仆仆地趕到了。

浮雲為路憂心忡忡,和林靜談到了山海關攻堅一事。

“我有一個很笨的辦法,但肯定是最有效的辦法。”林靜笑道,“如果我們在西城戰場上集中五千台石炮,輔以兩萬台弩炮和六萬張強弓,日夜轟擊山海關的關門,山海關能堅守多久?”

浮雲為路駭然心驚。

浮雲為路急召左將軍留棄、右將軍李東元、後將軍耗子、右將軍樂語、龍驤大將軍槍決天下和風虎、霸絕天下等文武諸將議事。

林靜把自己的攻擊之策做了一番解釋。

山海關防守嚴密,用目前的辦法強行攻擊,不但將士們的傷亡巨大,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都非常驚人,無論是華山聯盟還是華山派都承受不起。如果繼續這樣打下去,華山聯盟和華山派極有可能被山海關活活拖垮。

扭轉目前被動局麵的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同時利用各種辦法把敵人的優勢轉化為劣勢,繼而改變雙方的攻守實力對比,擊敗敵人,攻占山海關。

我們的優勢是什麼?高昂的士氣,充足的兵力,強悍的軍械,充足的糧草。

如何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要想長久保持高昂的士氣,我們必須解決將士們切身利益問題,讓他們安心待在前線,願意為攻克山海關而奮勇殺敵。將士們的切實利益問題包括門派的賞賜和犒勞,包括對陣亡將士們的撫恤,包括恢複和保持他們的體力,

至於兵力。我們有二十三萬大軍,足夠了。但民夫呢?民夫能否保持充沛的體力,能否把各類物資運到山海關,直接關係到大軍的戰鬥力。浮雲為路前前後後征調了大約二十多萬民夫,他們一直跟隨大軍征戰,已經疲憊不堪。持續征調民夫,會嚴重損害國力,會讓門派財賦收入減少,因此我們要在征調民夫過程中立即實施輪換製,一來可以削減民夫數量,二來可以保持民夫的體力,三來也能適當減少對門派力量和財賦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