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公到底拗不過娘親弟弟,還是讓駙馬留下了,畢竟是疼了這麼多年的弟弟,再不成器也不能真讓他去死,隻得派人送些珍貴的藥材補品過去,一邊盤算著到時如何應對皇帝怒火。
公主府裏,兩個太醫的到來讓公主心裏得了一點安慰,知道不是自己一個人在奮鬥,知道這世上還有人關心她們娘兒倆,公主又添了幾分鬥誌。
翁主並沒有發高燒,孫太醫原治得不錯,又多了兩個太醫,翁主隻是發了三日低燒,並有些咳嗽流鼻涕的症狀,倒不是很凶險。燒退後翁主身上的痘子就有些要結痂的跡象,按理來說天花之症應是持續高燒全身紅疹才對,有些天花患者就是活活燒死的,並且症期差不多有半月,翁主這才三四天,天花正是進入症狀的時候呢怎麼就有消退的跡象?幾位太醫背著公主商量了一會兒,各自道出了自己心中的猜想,三人不謀而合。終是猜測,不敢告訴公主怕她空歡喜一場,還是決定多觀察幾天。
公主沒出過天花,除了寶寶也沒見過別人出天花,不過宮裏以前就爆發過一次天花,永寧公主深知此種疾病的可怕之處,自己也找了幾本醫術研讀,身邊的杜姑姑也是懂醫理的,見翁主這般症狀,兩人都有些疑惑,招了三位太醫來問。三位太醫見公主起疑,也不敢再瞞,孫太醫跪下請罪道:“公主恕罪,微臣該死,微臣學藝不驚,怕是誤診了翁主之症!”公主大驚道:“誤診?難道翁主不是得了天花?那,她這是怎麼了?”聽說女兒沒得天花,公主滿心驚喜自不必說,可又怕女兒得了別的什麼病,心中又是焦急,連聲催問太醫。孫太醫斟酌道:“這……京裏天花肆虐,翁主前期症狀為發熱,紅疹,微臣便以為這是天花,隻是,天花症期長,翁主這才過了幾天身上紅疹便有痊愈之兆,且為發高熱,紅疹也隻是零星幾顆,並無全身密布,微臣瞧著,有些像水痘!”
“水痘?”公主驚喜之下聲音都變了調,“你確定是水痘?真的不是天花?”幸福來得太快,公主簡直不敢相信,前一刻還戰戰兢兢守在女兒身邊怕女兒被病魔奪走,這一刻就有人告訴她寶寶隻是出水痘,她急於確定這一消息,可別又是誤診了!孫太醫也有些為難:“公主,微臣也隻有六成把握,還要再觀察兩天才能給您準話。”大夫說話向來保守,說六成把握其實有九成了。本來他們三個太醫不可能連幼兒水痘都診不出來,隻是如今特殊時期,保險起見不能把話說死,還是留點餘地的好。
公主聽他說有六成把握,終於把心放下了些,趕回房間抱起女兒向床頭的觀音畫像磕了三個頭,女兒突然從天花變成了水痘,定是觀音菩薩不忍看她們母女分離,不忍寶寶幼年早夭,大發慈悲保佑女兒脫險,待這次天花疫病過了她定要去廟裏為菩薩塑金身。公主以前是不信神佛的,若舉頭三尺真有神明,為什麼總是好人被欺壞人逍遙,如今女兒這一遭重拾了公主信仰,怪道這麼多人信佛,果然我佛慈悲,至於那些壞人,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這次京裏天花蔓延範圍很廣,許多世家大族裏都遭了災,大宅門裏人多手雜,有一人染上了整府人都遭災,林國公府也未能幸免。聽說是采買下人出去采買帶回來的,林國公府是鍾鳴鼎食之家,人多糧食消耗的也快,不能向公主府那樣關起門來吃存糧,但是派出去采買的幾人都是出過天花的,這幾人沒染上,可他們把外頭的病菌帶回來了,碰到抵抗力弱的人,可不就中招了嘛!一傳十十傳百,天花瞬間就在林國公府下人圈裏蔓延起來。林國公行事果決,一發現誰有有發熱起疹的跡象,立刻燒死,別怪他狠,寧殺錯不放過,現在天花還隻在下人層麵,什麼時候蔓延到主子這邊就不好處理了,永寧公主這樣溫和的人都在天花爆發的第一時間封門,還在外頭的下人任他們自生自滅,林國公混跡朝堂之人,又身係一家老小,更能狠下心腸。所以說投胎很重要,小翁主若是命不好投成了奴婢階級,甭管你長痘還是發燒,先拖出去燒了再說,還指望有人給你治?
公主沒心思搭理林國公府,兩家都鎖了大門,如今這般時候大家都自顧不暇誰還有心思去打探他人府上消息,公主就算知道也不會管,駙馬拋妻棄女隻顧自己逍遙,她恨不得他染天花死了算了!她自家的事都顧不過來呢!雖說太醫已經確定了寶寶就是水痘,並且寶寶身上的痘殼都要落了,不過天花疫期還沒過,她就不能放心,寶寶剛出了痘,正是體虛之時,她恨不得將女兒含在嘴裏才好,每日都要三個太醫早晚請脈,那樣的噩耗,她實在不能再承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