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王的改變皇帝也察覺到了,心裏疑惑雲王怎麼突然開了竅,不管真情假意有改總是好的,皇帝麵上不顯,心裏還在考核。
郡主卻麵臨著一個難題,近日永安公主總來玲瓏閣晃悠,每次都帶些吃食玩意給郡主,話裏話外的打探公主府的事,又問起了郡主以前練府衛的事,直說羨慕郡主有一隊精銳護衛。
郡主開始以為對方打了什麼壞主意,府衛之事都過了兩年了,她現在提起來是要翻舊賬?不怪郡主以最大的惡意揣測她,實在是這宮裏的女人太能生事。
公主也猜不透這個向來不親厚的妹妹突然示好有什麼圖謀,一開始以為是為蜀王當說客來了,公主一直謹慎對待,絲毫不流露出任何結交之意。直到有一日郡主放學回來被永安公主半路生拉硬拽到了她住的清心殿,又是留她用膳又是送她首飾的,郡主著實受寵若驚了一把。吃飯時永安公主又提到了郡主的親衛,最後問起了白霆,郡主立刻就悟了。
永安公主的原話是這樣的:“你那些親衛是你們府上的統領練出來的?聽說白統領在禁衛軍時便是一把好手,還是父皇疼你,給了這樣的人才到你們府上當差,以後我出宮建府怕是沒這樣好的福分。”郡主笑嘻嘻道:“京城這麼多將領,外公也疼小姨母,自然會給您一個好統領的。”
永安公主拉不下麵子去問寧國公主,從郡主這兒走捷徑隻能吃啞巴虧。郡主在宮裏住了這麼些年還能不知道永安公主是什麼人,晉國倨傲,永福圓滑,永壽刁蠻,寧國溫柔,永安公主最虛偽。麵上雅致嫻靜,實則陰狠小器,和靜妃一個德行,卻沒靜妃的心機手段。嫉妒寧國公主母女得寵,常使些小計構陷她們,寧國公主防得嚴,郡主又聰明大膽會反擊,又有靜妃在旁邊看著,倒沒鬧出什麼大事來,但癩蛤蟆上腳背,不咬人它惡心人,誰想被這樣的人纏上。
要是普通人郡主還真得想法子治她,偏是個公主,皇帝再疼她,也不會想看到外孫女弄他女兒,郡主隻得忍著,盡量遠著她。皇帝也知道了這個女兒的性子,小時候還能說小女孩小性兒,大了還這樣那就是品性問題了,敲打了靜妃幾句,對這母女兩也遠了些。永安公主以為是寧國公主母女在皇帝跟前說了壞話,更加痛恨起這母女兩個,平日裏見麵都是冷嘲熱諷你來我往的,倒也有求到郡主麵前的時候。
郡主可不想白霆做他小姨父,鮮花插在牛糞上,當然白霆是那朵鮮花。永安公主今年十七了,當然這是郡主的算法,用古代的虛歲算法來說她已經十八了,還沒定親,稱得上大齡剩女。寧國公主當年十七歲便嫁入了國公府,也有她沒生母操持在宮中不受重視的原因,但其他公主這個年紀也都在備嫁了。永安公主仗著是皇帝幼女,立誌要比前麵幾個姐姐都嫁的好,婚事上就挑剔了些。
在她看來,晉國公主夫家是豪門大族,威遠候也是文韜武略朝中重臣,對公主也不錯,可威遠候的相貌著實不敢恭維,濃眉虎目麵色黝黑身材魁梧,郡主覺得他挺陽剛有氣概,在普通閨閣女兒家看來便是五大三粗麵目凶悍。所以晉國公主的一雙兒女長的都不咋地,威遠候世子繼承了父母長相上所有的缺點,也不說醜,屬於扔人堆裏找不出來的那種。丹陽縣主肖母,端莊有餘豔麗不足,又沒皇後和晉國公主的氣勢,大家也隻能讚聲知書達理。永安公主喜歡生的好看的,威遠候這樣的可不行。
至於永福和永壽嘛,都是嫁的書香門第,丈夫不說特別出挑,但各方麵也不差,日子也都過的還算順心。不過在永安公主看來,沒有特別突出的優點就是普通,她哪能嫁個普通人!
再說寧國公主,國公之子玉麵探花,當年成親之時著實風光了一把,誰不說寧國公主撿了寶,就連已出嫁的三位公主都眼紅了一把,慨歎怎麼自己就沒這樣好的時運。結果就不說了,永安公主怎麼能嫁一個人品不好的呢!
綜上所述,永安公主要嫁的是貌比潘安文武雙全家世顯貴人品出眾並且隻對她一心一意的人,從她十二歲皇帝便提起了這事,她一直挑到十七歲都沒個如意的,也不想想這樣好的人世上都難找出一個來還能輪得到她!皇後也不管她,把這事交給靜妃,讓她們母女折騰。靜妃也勸女兒早些定下來,永安公主是一點不急,在她看來公主不愁嫁,她到二十出嫁都沒關係,而且她覺得自己皇兄是有大出息的,若是以後能頂著新帝唯一胞妹的名頭出嫁更有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