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開成衣鋪子的事早和公主通了氣,公主也支持她,女孩子嘛,早點學會打理自己的產業總有好處。自己當年的嫁妝不怎麼豐厚,她也不會打理,還是嫁人後和杜姑姑摸瞎子似的過了兩年才上了正軌,如今郡主有這個意向,公主當然樂意培養。
京城鋪麵不好尋,公主名下本就有個成衣鋪子,隻需改頭換麵一番,把鋪子過戶到郡主名下即可。郡主跟著太傅學了丹青,加上她前世的美術功底,設計出了許多精美別致的衣裳。
公主隻看圖便覺得心動,先讓自己屋裏的針線丫鬟做了出來,果然繁複綺麗,這還隻是丫鬟做的,若是由專業的繡娘裁縫做出來更加出彩。公主得了衣裳後便穿上在宮裏晃了一圈,博得後宮妃嬪不少眼球,公主趁機給女兒做了廣告,後妃們都說到時候讓娘家人去捧場。
皇帝得知郡主要開鋪子,為表支持便送了兩個裁縫和繡娘給她。兩個繡娘一個善蜀繡,一個擅湘繡,再加上郡主在蘇州尋訪的蘇繡大家季娘子,以及公主原來的大丫鬟芍藥,還有她的隱藏王牌林妙玨,再找些打下手的針線丫頭,針線上的人就算齊了。郡主又托雲王從江南找了兩個擅染色的,讓杜鵑來做掌櫃,把鋪子裝修一新,掛上幾件精巧綺麗的衣裳,比起其他鋪子裏滿當當的衣服,郡主這鋪子立刻就呈現出一股高檔味道。郡主原也沒打算做多大的生意,她走物以稀為貴的路線,把每件衣服炒出天價,一月賣一件衣服都不虧本。
郡主的鋪子定在五月十一開張,皇帝為了給她做麵子,親手寫了“天衣閣”三個大字給她做牌匾,有了這份體麵,京中貴族夫人小姐差不多都來了。
天衣閣地方不大,裏頭牆壁刷的雪白,卻在上頭畫滿了壁畫,畫的是一些瑤池仙境玉殿瓊閣仙娥神女等,與店名天衣閣相呼應。店麵分兩層,第一層是大堂,堂裏掛了幾件衣裳,供來客觀賞挑選的,還擺了幾副桌椅,因現今是盛夏,便用的竹製藤條桌椅,靠牆的一排小幾上擺滿了點心瓜果茶葉,想吃喝的可以自己挑選,皆是免費的,不管你買不買衣服,進了店便是客,裏頭的東西都能用。第二層是幾個雅間,如果客人對天衣閣的衣服不滿意,想自己定製也是可以的,與掌櫃說好條件便可。
郡主前世看了不少古裝劇,設計出來的衣服特別新穎別致。這個時代的女子以瘦為美,服裝流行束腰窄袖襦裙,勾勒出女子纖細嫋娜的身姿,郡主也極愛這種服飾,卻會從一些小細節上變動。比如將窄袖改成廣袖,或是袖身寬,袖口處紮一根繩子係著,在手腕處打個蝴蝶結,以及後世現代極流行的燈籠袖泡泡袖荷葉邊木耳邊等。
另外郡主酷愛流蘇,許多衣服上都會用上流蘇樣式,今兒新店開張,大廳裏正中央便掛了件淺紫色綃紗繡薔薇束腰曳地長裙,極輕薄的料子,淺淺的兩層輕紗,上頭繡滿了淡青色的薔薇花圖案,又是雙麵繡法,那薔薇花圖案上鑲了些細碎的流蘇邊角,又夾了些銀絲在其間,日光下看起來煞是亮眼,腰部是一條淡紫色的腰帶係著,腰帶尾端鑲了顆拇指大的東珠,長長的裙擺托在地上,更添幾分高貴優雅。這衣服夏日裏穿在身上極清涼,又有些若隱若現的誘惑,若是在家中便可隻穿這件,若是要外出便可在裏頭加一件純白色的貼身長裙,更顯淡雅。
似這種曳地長裙都是已婚婦人穿的,今兒許多夫人都看上了這件衣服,那樣別致的款式,那樣精巧的刺繡,縱使郡主開出了三千兩的天價,也擋不住她們愛美的決心。最後便是同當年拍賣會那般,價高者得,最後這衣裳被蜀王妃七千兩買走了,蜀王妃經不住大家起哄,當即便去樓上雅間換上了,她生的風流嫋娜膚白雅致,全身書香氣,穿這衣裳愈發顯得風姿楚楚如月下青蓮一般。
今兒大堂裏就掛了二十件衣服,主要是年輕夫人小姐穿的,還有兩套童裝,郡主友情出賣,高陽縣主五百兩買了一套,還一套白花邊領大紅燈籠袖的裙子被丹陽縣主八百兩買走了,二十套衣裳不到半日便銷售一空,還好郡主存糧豐富,要不然都撐不起來。郡主早說清了天衣閣的規矩,今日新店開張賣二十件,以後便每日十套衣裳,每人每日隻能買一件,每七日關門休息一日,天衣閣的衣裳就沒有重樣的,大家不必擔心撞衫盡情購買,另外天衣閣的衣裳都有特殊標記,領口處繡了朵暗銀色的玫瑰花,是店裏師傅用特殊手法繡上去的,別家可以仿製衣物,但不能用那個標誌,若有仿冒者必要追究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