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1 / 2)

今年元宵是郡主十歲的生日,上皇想趁自己還在給外孫女大辦一次,便交代了帝後和寧國長公主操辦這事,一應排場比照著嫡長公主及笄禮。

這可讓皇帝的幾個公主眼紅壞了,以前郡主是上皇的外孫女,她們是上皇的孫女,上皇偏心郡主也就算了,誰讓郡主自幼在上皇跟前長大呢,不是她們這些遠在封地的孫女能比的。可如今她們是皇上的女兒,郡主隻是皇上的外甥女,憑什麼郡主還能比她們風光。皇帝登基也一年多了,她們除了個公主虛名什麼都沒撈著,還平白讓郡主取笑,這次郡主的生辰禮辦的這樣隆重,怕她以後更得門縫裏看人了。

郡主對這事不怎麼上心,她最不願聽上皇一副交代身後事的語氣給自己安排前程,她是想要榮華富貴,可若這榮華是上皇用死前的臉麵換來的,她寧願不要。她就想讓上皇安心養病,可他總閑不下來,常念叨著郡主還沒及笄,還沒嫁人,以後該怎麼辦,又說自己還有幾個暗衛,以後也留給郡主。

郡主看著這個癡呆孱弱的老人,隻覺眼眶酸脹,她已經不記得自己第一次見上皇是什麼時候,常聽上皇和公主念叨過,說是才幾個月,還不會說話不會走路,就知道和上皇親乎了。

記憶中上皇一直是個精明強幹的人,自從退位後便迅速衰竭,是什麼讓他萎縮至此呢。長年累月的操勞,妻妾兒女的爭鬥,還有她這個不省心的外孫女。他真的累壞了,有時候和郡主說著說著話就睡過去了,她真怕,什麼時候便長眠不起了。

外麵的人已經不在意上皇什麼樣了,皇帝已經站穩腳跟,誰還管這個即將油盡燈枯的老人呢。

因著上皇和皇帝的吩咐,皇後盡心盡力操辦郡主的生辰宴,她若是有親生女兒,大概也就這樣了。想到幾個庶女眼紅嫉妒的模樣她就高興,她寧願抬舉郡主,也要壓著她們。還想做國公主,先過了她這關再說,別以為有親兄弟就有了倚仗,不給她們點顏色瞧瞧都不知道誰是這後宮之主。

因著是為自己的女兒辦宴,寧國長公主也參與了此次事宜,她也就是在一邊看看,倒不會去指手畫腳,這姑嫂關係曆來敏感,她們娘倆以後還要依著皇後過活呢。

元宵那天宮裏的宴席很熱鬧,郡主一身錦衣華服金冠玉帶坐在上皇身邊,看著底下人觥籌交錯談笑風生,麵上卻沒多少喜色。上皇今天狀態不是很好,卻還是硬撐著出席給郡主做臉,上皇自退位後,除了過年,再沒出席過這種宴會,如今為了郡主出山,眾人又高看了郡主一眼。有了上皇的加持,皇帝也更加看重,讓郡主坐在上皇左手側,和兩代帝王同席,這是多大的榮寵。

郡主無心應酬,一雙眼睛釘在上皇身上,她可以看出上皇的力不從心,好幾次想開口勸上皇回宮,都被上皇以目光阻住了。

寧國長公主不欲女兒得罪人,便代她陪著眾人說話,水袖玲瓏遊刃有餘,贏得王公貴族們的交口稱讚。對上皇這邊卻沒怎麼關注,她雖敬愛上皇,卻是萬萬敵不過女兒的,今天是女兒的主場,女兒心不在焉,便由她這個母親來代勞吧。

上皇見底下眾人酒到酣處氣氛熱絡,便把自己準備許久的說辭拿了出來:

“今天是寶寶十歲的生辰,這麼多兒孫裏,朕最疼她,趁著朕還有幾分心力,再讓她風光一次,以後朕走了,這樣的日子怕是不能有了,留著以後懷念也好。”

皇帝忙站起來告罪:“父皇這話折煞兒子了,父皇定當萬壽無疆的,郡主也定是榮寵一生,這樣的日子以後多著呢,哪裏需要懷念。”

上皇有氣無力看了一眼皇帝,長歎一口氣後又靜默了一陣才道:“不必說這些場麵話,曆代帝王都叫萬歲,又有誰真的萬歲了。朕活了幾十年,該做的該享受的都差不多了,隻是寶寶還小,以後的路這樣長,沒朕看顧著,還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呢!”

上皇話說到這份上,皇帝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忙做保證道:“思齊是朕的外甥女,也是朕看著長大的,又聰明可愛,比朕那幾個不成器的女兒都好,皇後一直遺憾沒生個女兒,依朕看,不如讓思齊做朕和皇後的義女,予她國公主之位,日後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皇帝這話倒不是為了逢迎上皇,他也挺喜歡郡主,當年若不是郡主一語點醒他,誰知他還要多久才爬的上來。他不知郡主那番話是有心或無意,幫了他卻是真的,雖然她從不透露上皇跟前的消息給他,瞧著對幾個舅舅一視同仁,但他就是覺的郡主對他不一樣,或許是當年雲州之恩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