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慈長公主的案子很快就審理出來了,證據確鑿,又有皇帝授意,她無處可逃。當初朝臣怎麼擠兌郡主的,現在皇帝就怎麼判她,貶為庶民終身圈禁,收回禦賜公主府,連帶著肖麗榮的縣主爵位也褫奪了,她是女以母貴,公主失勢,她憑什麼再受皇族供養。
好在還有威遠侯頂著,如今是特殊時期,威遠侯但凡要點麵子,也做不出落井下石的事來。再說還有威遠侯世子呢,這時候兒子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女人最大的倚仗一是娘家二是兒子,蕭儀在娘家失勢,好在兒子得力。
太後得知女兒遭遇卻無法救她,隻能在壽康宮裏急得打轉。原以為自己布的局夠精密了,光憑郡主是破不了的,隻是沒想到皇帝那樣偏幫郡主,為了她力排眾議。太後幾次請皇帝來,皇帝都以國事繁忙推了,太後心裏憋著口氣,沒過幾天真的病了。皇帝趁機清洗了太後的勢力,把壽康宮安上了自己的人,同時在太後藥裏加了點料,讓她每日昏昏沉沉的。
肖麗榮向來脾氣大,嫁人之後也是擺她娘的公主架子,和夫家鬧得很不愉快。之前曝出逛小倌館的事,夫家趁機鬧騰,說要休妻,如今肖麗榮母女失勢,她夫家正好抓住前事不放,說她不敬翁姑不忠夫婿,把她休回了娘家。威遠侯府如今是夾著尾巴做人,也不敢上門討說法,隻得把肖麗榮和她娘關在一塊兒做伴。
要說威遠侯也是倒黴,娶了蕭儀這個母夜叉,要相貌沒相貌要才華沒才華,也就是身份好使,當年他確實是借著妻子的臉麵風光了好一陣。誰料蕭儀行事如此不堪,好好的一手牌打成這樣,害的威遠侯也吃掛落,早知道娶個普通貴女,憑威遠侯的能力,也不能混成現在這樣。隻是他也不能休妻,更不能投毒,這畢竟是皇室女,皇帝可以處置她,臣子卻不能欺負,再說他們連孫子都有了,也隻能好好養著她了。這樣一來,若蕭儀長命百歲,那威遠侯這輩子都受她牽累出不了頭,這對曾經的模範夫妻,現在也成了怨侶呀。
郡主想到這點高興的不行,蕭儀那麼驕傲的人,以後要這麼憋屈的活著,怕是比讓她死都難受吧!而太後要看著女兒憋屈,想必心裏更加酸爽。
皇帝看著郡主小人得誌的模樣啐了她一句:“現在高興了?以後長點心眼,再有這樣的事,朕可不會給你收拾殘局。”
瑤池玉泉之事最終以蕭儀陷害郡主收尾,威遠侯府不僅要賠償那些受害者的損失,還有郡主的瑤池玉閣付諸一炬,那樣巧奪天工的建築,郡主收他們五十萬兩都是少的。當然郡主有防護不嚴之責,皇帝象征性的罰了她抄書,另外郡主為了堵別人的嘴往受害人家裏都送了重禮,當然都是從那五十萬兩裏拿的。
郡主訕笑道:“不會了不會了,吃一塹長一智,我以後會多長個心眼的,絕不再吃這種暗虧了,多謝皇舅一直支持我。”
郡主信誓旦旦地做保證,卻沒想到打臉來得如此之快。
瑤池玉泉之事讓郡主逃過一劫,隨即又有人彈劾寧國長公主母女縱容家奴強取豪奪欺田罷市,放印子錢魚肉百姓,以及天衣閣以次充好天價售衣,京城再一次掀起輿論高潮。
其實這種事情許多世家大族都有,隻要有人查,斷沒有查不出來的,就像當初郡主讓人找三皇子的把柄一樣。關鍵是看誰的段位高,隻要別人找不到證據,被人知道又能如何。公主府人口簡單,這點破事還算少的,打殺了那些奴才,賠償受害者,公主母女頂多受個監管不力的罪名。
隻是這事讓皇帝起了警惕之心,蕭儀那事剛平息了下來,又有人對郡主下手了,看來郡主確實礙了許多人的眼,這麼多人想除掉她。這或許隻是一個試探,皇帝如果還是包庇郡主,怕是會為郡主招來更多禍事,再有下次,怕就不隻是這樣的小打小鬧了。
郡主這幾年多是住在宮裏,公主府和鋪子上的事便少花了些心思,公主和白霆神仙眷侶,哪還有心思管這些俗事,這才讓有心人鑽了空子。
皇帝看著底下彈劾郡主的人,幾個禦史身先士卒,也有不少人附議的,權貴清流都有,林國公避嫌不說話,宗室在一邊看熱鬧,看來郡主的人緣確實不太好。
禦史彈劾的都是事實,皇帝也沒打算包庇郡主,讓她給苦主賠償了損失,好在都是些財務上的糾紛,倒沒出人命,因此公主母女受的懲罰也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