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親(1 / 2)

郡主一行人在秋水山莊玩了兩日方回,回來聽說的第一件事便是太子妃又生了個女兒。

這位已經是東宮的三郡主了,聽說太子妃生產時移了胎位,原本的順產便艱難起來,孩子憋了一夜才出來,太子妃流了不少血,現在還是惡露不止。

太子妃這一胎多少人盯著呢,皇後盼嫡孫盼的眼都紅了,巴巴的守了一晚上,結果還是個沒把的,太醫說太子妃這回傷了身,以後怕是生育艱難。

如此,太子妃母女四個的日子怕是都不太好過了,本來就有個虎視眈眈的宋側妃,這回,太子和帝後怕是都要對太子妃不滿了,皇帝重視嫡枝,才能有太子的安穩日子,太子卻不能給他生個嫡孫,本來就是打臉的事。

郡主隨著母親一起去東宮參加了小郡主的洗三禮,太子妃還是臉色蒼白,小郡主倒是生的壯實,皮肉也長開了,眼睛也偶爾會睜一下,除了紮耳洞時哭的響亮,其他時候倒是安靜的很。

太子妃瞧著對這個小女兒有些冷淡,華儀芳儀兩姐妹估計也是聽了些閑言碎語,臉上都沒多少喜色,也沒怎麼往小妹妹跟前湊,倒是芳儀一直粘著郡主,洗三禮結束後,還跟著郡主去玲瓏閣玩。

芳儀郡主將滿三歲,正是活潑可愛的年紀,人生的漂亮嘴巴也甜,哄了公主母女不少好東西,還讓公主母女都心喜,所以說嘛,小孩子就是有優勢。

太後確實是不行了,自蕭儀出事後便一直纏綿病榻,熬了這兩年,也該油盡燈枯了。皇後安排了皇室子女去侍疾,寧國長公主身為庶女,也得去太後病榻前盡孝,好在太後如今病的神誌不清,也沒法搓磨公主。

如此一來,京中辦喜事的人家便多了起來,太後一死就是三年國孝,三年得出多少變故呀。便是皇家都有許多適齡子女,皇帝膝下洛陽公主和襄陽公主一個十八一個十七,信陽公主也眼看著要及笄,她更倒黴,要是卡在國孝裏,及笄禮都不能辦。

蕭藝和恪王都已經十七,蕭藝死等著郡主,連累恪王都不能說親。誠王之前已經定了周大學士的長孫女,本來去年年底就該辦婚禮的,偏偏又有郡主的及笄禮,之後又是萬壽節,一直拖到現在。皇後隻恨不得一個人分成四個,每日忙的腳不沾地,偏偏太子妃剛生產,連個幫襯的人都沒有,秦貴妃等人趁機分權,把皇後氣了個仰倒。

壽王府也好不到哪兒去,蕭蒙都二十二了,再過三年就二十五,這次說什麼都得成。壽王夫婦也不死磕著郡主了,說全憑世子妃安排,蕭蒙卻對世子妃挑的那些姑娘個個都不滿意,世子妃百般盤問之下,他才說想娶林雅清。

世子妃隻覺晴天霹靂,她連郡主都瞧不上,一心想給兒子選一個人品相貌才華家世都出眾的姑娘,怎麼會是林雅清呀!

“她怎麼可以!她是什麼出身?還有她那個名聲,林侍郎府在京中的風評很不好,我絕對不能答應!”

以前蕭蓁常接了林雅清來王府小住,世子妃知道林雅清受家人連累,還挺心疼這姑娘,照顧的也挺周到,可這隻是基於對女兒好友的同情,要讓她做自己兒媳婦,想都別想!

“你怎麼認識她的?是不是阿蓁?這個死丫頭,胳膊肘朝外拐!”

世子妃隻要一觸及自己的兒子就理智全無,她就這一個兒子,是她的驕傲,她怎麼允許那種女人來玷汙。

蕭蒙揉了揉被世子妃尖利嗓子鎮痛的耳朵,安撫母親道:“娘,您原來不是也挺喜歡她的嗎?她常來咱們家,您該知道她是什麼人,除了家世不好,其他哪點差了?您若要看出身,當初阿寶倒是頂尊貴,您又嫌她脾性不好。”

蕭蒙接觸過的女子不多,除了本家的姐妹,親戚家的表姐妹他都多年沒見了,之前在秋水山莊時,他就覺的林雅清挺安靜淡然的一姑娘,在座諸位王孫公子,她也不往跟前湊,也不畏縮,落落大方的。他也聽蕭蓁和郡主說過她,知道她過的不容易,但一點沒有憤世嫉俗,而且他相信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林雅清能和郡主蕭蓁處的好,性子必定合他胃口。

林雅清並不是多漂亮的姑娘,比起郡主和蕭蓁的明豔,她實在清淡,蕭蒙也不存在什麼一見鍾情的意思,隻是覺著反正自己這麼大年紀沒娶,她也這麼大年紀沒嫁,不如就兩人湊合著吧。

相比起世子妃給他挑的世家千金,誰知道是圓是扁,萬一以後合不來,這世家聯姻和離都不容易。他對林雅清雖然說不上多喜歡,但也不反感,就算兩人以後合不來,依林雅清的清淡性子,也不會鬧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