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公主身為先帝之妹,當今太後之母,皇帝外祖母,無論哪一重身份都德高望重,他的喪禮極盡哀榮,出殯時沿途百姓痛哭送行,家裏稍有些體麵的人家都搭了路祭,京城上下都裹上了一層白素。
沿途百姓送走了出殯隊伍也收起了眼淚,公主死了和他們有什麼關係,隻是不想落人話柄才哭兩聲罷了,隊伍走遠了他們就爬起來竊竊私語了。
“聽說公主還沒滿七十呢,死的時候子女都不在身邊,嘿,再怎麼富貴福祿,還不是鬥不過天,咱們巷尾那李阿婆,家徒四壁那不還是活到八十多了,可見閻王爺公平。”
“閻王爺是公平,老天爺不公平啊,有些人生來就享盡尊榮,死就死了吧,還得讓咱們守三年,生前也沒見給咱們什麼好處,死了倒要咱們守孝。”
公主仙逝是國孝,舉國齊哀守國孝三年,期間禁喧嘩宴飲嫁娶,科舉選秀都取消了,守孝要的就是清淨二字。
這也是對百姓很不公平的事情,自家死人了守孝也就罷了,天家死了人也得他們守,那先帝和先太後的孝期才過幾年呐,大長公主又死了,這要是太上皇和太後過兩年也死了,他們這輩子都不用嫁女娶媳了,
市井小民聚在一起不就談論這些,周圍有人玩笑道:“你們可別胡說,當心被耳報神聽去了,把你們抓起來下大獄。”
“那你也別想跑,咱們這叫聚眾放言,聽了的都有份。”
“我可沒份。我回家去了。”
“我也回家。”
一群人做鳥獸散,到底還是懼怕天家威嚴的,隻是市井小民的粗鄙風氣也改不了。
公主葬在西山皇陵,按著文景帝那枝依次排開,周圍還有她的兄弟姐妹們。曆代皇室成員那麼多,但不是人人都有資格葬進皇陵的,有些犯了事的皇室成員會被剔除宗籍,自然也就進不了皇陵了。
而就算是正兒八經的皇室成員,也隻有嫡係才能進皇陵。所謂嫡係,便是皇帝的親生子女,譬如公主是皇帝之女,她可以跟著父母葬,但是公主的子女不能進皇陵;親王是皇帝的兒子,也是能進皇陵的,但親王的子女不行,哪怕他們是皇帝親孫子孫女。除非這個親王成了太子登基為帝,他的孩子們便成了皇子公主,也能跟著進了。
若不這樣限製著,每個皇帝都開枝散葉兒孫眾多,人人都要進皇陵,這皇陵豈不是年年要擴建。
公主的陵墓不大,隻占了一畝地,墓中放了些紙紮的陪葬品,郡主不許放金銀珠寶,她想到後世盛行的盜墓倒鬥行業,怕有朝一日她娘的墓也被人盜了,還不如一開始就弄的寒酸些。反而能多享幾年清淨。
公主進墓後,主墓內門合了,外門不關,旁邊還有一個次墓,留著日後給白霆躺的,待白霆也進去了,才能把這大門關了。
郡主不由覺得好笑,古人真奇怪,人還沒死呢,就早早準備好了陵墓。還特別注重位置和風水,怕死後躺著不舒服,那還不如活著的時候早早躺進去,覺得舒服就別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