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是皇後歸家省親的日子,皇後起了個大早,一邊裝扮自己,一邊聽下人報他們裝的東西,她難得回家一趟,也不說大車小車搬回娘家,總得給娘家每個成員帶些禮物吧,雖說逢年過節都沒少賞賜,但她親自帶過去又是不一樣的。
不僅是皇後興奮得一宿沒睡好,坤寧宮的宮人更是忙活了一整晚,娘娘突然要回娘家省親,明日要穿的衣飾都得備好,以及給各人的禮物,不能帶太多,大車小車搬回娘家不好看,禮物在精不在多,得貴重又有心意,
大理寺卿家中人口不算太多,皇後還有兩個同胞兄長,長兄在外任,家裏是大嫂在侍奉,二哥二嫂也帶著孩子在家裏,大哥膝下是一兒兩女,二哥膝下則是三子一女,幾個侄兒侄女有嫡有庶,帶的禮物也不能等同。
“給老爺的是一塊上等徽墨,一方雞血石,能給老爺刻印章用,一件貂皮鬥篷,一支百年老山參,以及庫房裏那件紫檀彌勒佛木雕。”
大理寺卿最喜歡金石鏤刻,皇後孝敬父親自然是投其所好,她總覺得太薄了,想了想她的身家,“把多寶閣上那個牙雕雲紋箱也拿去給父親,他定然喜歡,我記得前陣子內務府給我上了套紫砂茶具,我還沒用過,也送去給父親,他可能不用,留著送人也好,還有……”
平時看庫房裏雜七雜八的東西一堆,真到了要用的時候,一時就想不起來。
宮人小心提醒:“那個牙雕雲紋箱是您住進來時坤寧宮多寶閣上的擺件,也是登記在冊的,送給大人會不會不太好?”
若是計較些的婆家,豈不是會覺得她拿夫家的東西貼補娘家。
皇後道:“我嫁進來,除了我帶來的那些嫁妝外,也沒別的東西了,難道爹娘給我準備的嫁妝,我再每次帶一點兒回去麼?”
她嫁進來就是後宮之主,坤寧宮庫房裏這麼多東西,難道她每樣都隻能自己用,不許送人?皇帝都能隨便賞人,她回娘家帶點東西還得顧著這顧著那的。
男人的禮物是最難送的,解決了皇後親爹的,兩位兄長的也大概是按著親爹的樣式來,隻是比老父親的東西份量輕些。其他女眷的就好送了,皇後自己就是女子,還能不懂她們的喜好麼,除了送些女子要用的補品,就是衣裳首飾了,幾個侄兒男孩就送文房四寶,女孩也送衣裳首飾,凡是女人,不管什麼年紀都抵抗不了華服美飾的誘/惑力。
皇後對著宮人準備的東西好一通添減,終於覺得差不多了,讓人去看看大皇子好了沒,是過來她這邊用早膳還是在青雲殿用過了?
宮人去請示大皇子,皇後就先吃了,待宮人帶著兒子過來,她都吃的差不多了,兒子也在自己屋裏吃過了,那正好,這就出發吧。
宮人提醒她要不要去上陽宮請個安再去,她說不必了,昨兒就是母後主動提起的,知道她今日要回娘家,自然不會再盼著她去請安,她想當天去當天回,還是早些去吧。
韓家也是一大早就開了大門侯著了,還讓下人在巷口侯著,待到巳時中,終於看到了兩輛雙駕馬車駛來,皇後是微服出行,自然也沒有帶她的鳳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