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璋書院中秋時有向師生發放月餅的慣例,月餅都是宮裏做的,精致且美味,出身富貴的孩子自然不稀奇,但普通人家的孩子能得到這月餅可是如獲至寶,今年的月餅更是由太後娘娘親自發放。
太後雖然創立了華璋書院,但她很少過來,書院的事情都交給了皇後娘娘和壽王妃,皇後娘娘也不能出宮,平日裏隻有壽王妃會過來,如今她們能見到太後,對於許多人來說,這就是個機會,因為太後娘娘會召見一些學業優異的學生。
書院裏提前幾天就通知了全體師生,過幾日太後娘娘要來,書院裏要做好準備工作,所有師生的精神麵貌都不能出錯,哪個班若是在這期間出了錯,那是要雙倍扣分的。
整個書院都為這事沸騰,天字二班的小姑娘也不例外,鄒碧雲湊到小姐妹身邊問:“琳琳,太後娘娘要來了,你見過太後娘娘嗎?她長什麼樣呀?”
韓芳琳驕傲道:“我當然見過了,我姑母是太後娘娘的兒媳婦,我經常進宮的,自然也沒少見太後娘娘,很年輕很漂亮,一點兒都看不出是快五十的人了,看著也就三十出頭吧。”
她一說這話就惹得班上同窗豔羨,但這個班也還有別的官家女,不滿她出風頭,打擊她道:“你少吹牛了,太後娘娘常年在外,很少出席宮宴,也沒聽說過太後娘娘單獨召見過韓家女眷呀,你能見到太後娘娘的時候別人也能見到,我也常參加宮宴,怎麼沒像你這麼常見太後娘娘?”
唬唬沒見識的平民同窗也就罷了,大家同為官家女,誰不知道誰呀。
韓芳琳氣道:“我跟你當然不一樣了,我姑母是皇後娘娘!”
“又不是你親姑母,隔壁的珍姐姐都沒天天把皇後娘娘的侄女掛在嘴邊呢,你嘚瑟個什麼勁兒。”
韓芳琳是皇後的堂侄女,隔壁天字一班的韓羽珍才是皇後親侄女,在天字一班也是常得魁首,可比韓芳琳強多了,韓芳琳不過在秦文靜走後才出頭的。
似這種口角之爭在各個班級都屢見不鮮,這些官家女的爭鬥,商戶女或者平民之女是不敢參與的,但這也是書院的公平之處,在書院隻以成績論高低,隻要成績好,家境平凡的女子也能進入天字班,隻是按年齡大小分一二三班,若是成績不好,家世優越的姑娘也隻能呆在黃字班,因此每個班級裏都有各個階層的姑娘,這也避免了富家女抱團欺負平民同窗,太後設立女學之初就說過,書院裏是嚴厲禁止這種事情的。
但還是有些平民女子會去舔富家女的腳背,比如這鄒碧華隻是個商戶女,她就喜歡跟著韓芳琳,隻為了韓芳琳在家中設宴時能叫上她,她能融入京城官家女的圈子,在家中一眾姐妹麵前也有顯擺的資本。
韓芳琳被同為官家女的周文卿下了臉,氣得臉色鐵青,心說你等著吧,等我見了太後娘娘,讓你知道什麼叫差距,你還敢跟我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