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宮後皇後跟著太後去上陽宮請罪,一進門就跪下了,倒把蕭藝驚著了,這是鬧哪出呢。
“母後,兒媳未管理好書院,導致有學子蒙冤,辜負了母後的信任,也敗壞了母後的心血,兒媳知錯,芳琳是堂兄之女,雖不算至親,也是兒媳娘家人,兒媳未能約束好娘家人,也是兒媳的過失,請母後降罪,兒媳甘願受罰。”
芳琳做過的那些事情她確實不知,連書院先生都不知道,她在宮裏又怎麼會知道,但她確實有失察之責,也不想多狡辯,還不如誠心認錯求母後原諒。
太後倒也未怪她,隻道:“有人的地方就有陰司之事,咱們管理者就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盡量為底下人主持公道,但你不能出宮,不能實地考察,就容易受人蒙蔽,其實皇帝也是一樣的,他坐在金鑾殿中,民間有多少不平之事,他也不會知道。”
皇後隻得自道愚鈍,不及母後睿智,日後她一定加強管理,無論是後宮還是濟慈堂女學,她一定都多花些精力在上頭,絕不懈怠。
太後道:“我本來也想放手讓你們接手,唉,到底還是放不下,你也很忙,宮務繁瑣雲姝還未長大,旭兒也還要你操心,壽王妃更是一家主母兒孫滿堂。日後女學的事情我也會多上心,你們倆襄助著我吧。”
這樣想來她更得去南邊看看,南邊的濟慈堂和女學都交給了林芷萍管著,不知道如何了,沈續霖幫她看著生意,雖然盈利不少,賬本也很漂亮,但太後也得去看看,沈續霖是有經商之才的,但他心思邪肆,萬一為了斂財不擇手段,太後定然要清理門戶。
皇後心知婆母是對她不滿了,認為她在宮務和兒女的事情上花了太多時間,忽略了女學和濟慈堂的事情,糟蹋了婆母的心血,可她確實也很累呀,如果她像婆母一樣家庭美滿兒女省心,她也可以全副精力都花在外頭的事業上。這世間終究隻有一個蕭家寶,無論是人生際遇還是聰明才智,再也沒有人能在這二者上同時和她媲美。
皇後再深深對婆母磕了一個頭,傷懷道:“兒媳不賢,讓母後失望了。”
太後拉她起來,拍了拍她的手背,慈愛道:“你已經很好了,不必自責。”
比起嘟嘟,皇後確實很好了,但太後此時也開始憂慮,如果兒媳和女兒都無法接手她的事業,她百年之後濟慈堂和女學會變成什麼樣呢?
皇後站了起來,坐到了太後旁邊的羅漢床上,既然母後原諒她了,有些事情她也得問問清楚。
“陳先生說的給雲姝選伴讀之事,母後怎麼沒和我提過?”她是雲姝的母親,應該有知情權吧。
太後道:“隻是個計策罷了,也不是真的要給雲姝選伴讀,雲姝還小,這事不急,我隻是想利用這件事情試試書院的學子們,是否有人會為了向上爬而不擇手段,沒成想真有這樣的人,這回那兩個丫頭落水受了無妄之災,還好沒有大礙,也為書院清理了門戶,對廣大師生以儆效尤,無論出身如何,犯了錯書院也不會姑息,書院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容不得那些鬼魅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