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圓滿(1 / 2)

“陛下,在我臨死之前,還有一個問題。”

申永清看到天子如此誠心,竟然有些釋懷了。

“問吧!”

申永清說,太子不論是品行,還是才能,都要優於皇甫洆, 那畢竟還是個小孩子,為何要將太子之位交與他。

“好,孤就趁這個機會,跟大家說實話。”

天子來到申永清身邊,對他說,自己從來沒想過讓別人做太子,之所以會出現撤銷太子的舉措,實則是另有考量。

皇甫浩的確才華出眾, 加上母親的教誨, 讓他無論何時都要有一顆善心,作為將來的君王,他的言行舉止都會被天下人看在眼裏。

“浩兒跟孤小時候一樣好學,為人謙恭有禮,做事一絲不苟,而且果敢決絕,他早就是孤心中合格的太子。”

可自從王後懸梁自盡,皇甫浩便開始鬱鬱寡歡,畢竟那個時候他還是個孩子,沒有母親的陪伴,看著弟弟能在生母麵前撒嬌,此情此景讓他痛不欲生。

王後之前被冷落,所以把全身心都寄托在兒子身上,那個時候的她一心想著把兒子培養長大便心滿意足。

天子對她不聞不問也就罷了,可忽略兒子就有點不應該,若天子當時能多一點時間培養兒子,也不至於讓王後對韋貴妃產生怨恨。

“孤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 更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漸漸的, 皇甫浩不再鍾情於學習治國之道,一心貪圖玩樂,時間一久便開始玩物喪誌,小小年紀還學會飲酒。

天子不明因由,但畢竟這是皇太子,朝臣都認可他就是將來的一國之君,自己這幾位皇子當中,唯獨浩兒鶴立雞群。

“孤知道,浩兒因為母親才如此憂心,曾經也勸說過他,試圖讓他重拾信心,可收效甚微……”

天子知道,光是言語勸誡已經不起作用,但是作為太子,有些事都是他需要親身經曆,隻有這樣才會讓他變得強大起來。

“孤之前期之所以對他不聞不問,隻是想要磨煉他的心性,讓他明辨是非,有些東西在人生中無法避免,隻有經曆過才能感同身受。”

由於疏於與王後溝通,讓她誤以為自己不待見兒子,天子說要是當初能跟王後好好溝通,也不至於走到今天這種地步。

眼下,隻能用特殊的辦法來鞭策他,這才想到用撤換太子的方法,讓他覺悟。

天子先是給兒子灌輸君王的責任與使命,最後直接拿出王後說事,他母親一直希望兒子能做一位明君,若兒子繼續消沉,如何對得起母親的遺命。

天子恩威並施,忽冷忽熱,試圖用這種極端方式讓兒子懂得某些道理。

當皇甫浩聽進去父親的話之後,稍微有些收斂,天子又趁熱打鐵,將太子交給皇甫洆,並且告訴皇甫浩,現在這個位置由他弟弟來做,自己什麼時候讓他滿意,便將這個位置還給他。

畢竟成為威儀天下的君王,才能告慰母親在天之靈,所以皇甫浩一掃之前的頹廢,開始振作起來,極力讓自己成為父親心目中實至名歸的君王。

“所以,孤從來就沒有想過讓其他人做太子。”

因為這件事很少有人知道內情,才會讓申永清誤會天子愛屋及烏,讓小屁孩皇甫洆繼位。

申永清這才明白天子的用心良苦,自己因為報仇被蒙蔽了心智,這才做出人神共憤的舉動。

申永清立即跪在天子麵前,磕頭謝罪。

一切都是誤會,好在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太子駕到!”

皇甫浩興許是聽到舅舅謀反的消息,此刻趕來朝堂,舅舅是為了自己才誤入歧途,他當即下跪替舅舅求情,讓父親赦免舅舅死罪。

申永清見到親外甥毫發無傷,心中大悅,他說自己犯了錯,就要受到應有的懲罰,他也希望外甥以後能做一位明君,那自己也死而無憾。

畢竟為了謀反,申永清手裏也欠下不少人命,法不容情,即便是事出有因。

天子倒是仁慈,他告訴兒子,這一切都是誤會,肯定不會將申尚書怎麼樣,甚至想讓申永清繼續擔任尚書一職,至於之前的過失,他可以既往不咎。

但申永清並不同意,眼下自己的心願已了,沒什麼牽掛,他身上背負著太多罪孽,想著剃發出家,在佛祖前懺悔罪行,也為死在他手裏的冤魂誦經超度。

眼下隻能這樣做,天子當即宣布,願意尊重申尚書的選擇。

這是最好的結局了,多年的恩怨,以這種和平的方式消解,也算圓滿了。

審判結束後,這次化解朝廷危機的功臣,也該受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