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贏高不想稱帝,不代表他手底下的人就不想做從龍之臣。
“目前,大秦十分之七的大軍都掌握在信王手中,九卿一半都是他的人,他又身兼大宗正、上將軍,再加上他的不世功勳,假如有一天小皇子登基稱帝,他會樂意向一個小孩子稱臣嗎?”蒙毅說話更放肆了。
可是這次王離沒有嗬斥他,而是眉頭緊皺。
“隻要我們力諫陛下出兵,不管是攻打項羽,還是平叛劉邦,不論勝負,我們都能掌控一部分軍隊。”蒙毅開口說道。
這話極具吸引力。
畢竟作為武將,誰不想掌控軍權,誰不想率軍打仗,誰不想立下不世功勳?
尤其是對將門世家出身的王離,就想立下比肩祖輩的不世功勳了。
“再說了,太尉年不過而立,正是率兵打仗建立不是功勳的年紀,為何非要身居太尉閑職,安身在鹹陽度日?”蒙毅繼續開口說道。
王離繼續沉默,隻是眼中閃過一抹精光。
蒙毅話說到這裏,就不再說什麼了,而是在等待王離的回答。
半響,王離開口問道,“我該怎麼做?”
“我們結盟如何?”蒙毅笑道。
“如何結盟?”王離問道。
他似乎已經一步一步被蒙毅引入了早就挖好的大坑裏。
“我們聯合朝中大臣,力諫陛下出兵討伐吳楚兩國,以太尉為統兵上將軍,到時候隻需要太尉能牢牢把控住手裏的人馬,什麼時候小皇子需要太尉時,太尉能挺身而出就行。”蒙毅提出了自己的條件。
“就這麼簡單?”王離不解地問道。
“我們都是為了大秦的江山社稷考慮,還需要多複雜?”蒙毅義正言辭地說道。
王離一震。
似乎理解了蒙毅的想法。
忙起身道,“今後,王離就與蒙大夫共進退了!”
王離徹底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好!”蒙毅爽朗大笑。
......
項伯的府上,燈火通明,項伯沒有避嫌,而是正大光明的宴請陳平和張倉。
酒到酣處,舞女高歌,壯士舞劍,氣氛非常熱鬧。
待到眾人酒喝的差不多了,項伯將陳平和張倉邀請到自己的書房。
“兩位對今天蒙大夫和王太尉出兵楚國兩國怎麼看?”項伯開口問道。
“一心為公,可行事稍欠妥當了。”陳平開口說道。
“兩人都是老秦人,性格裏麵有秦人的倔強,能理解!”張倉也開口說道。
項伯微微點頭道,“今天陛下雖然沒有答應他們的要求,可他們未必就會善罷甘休!”
“為什麼?”張倉問道。
“難道今天說的那些弊端還不夠詳細嗎?”陳平也不解地問道。
“王太尉是武將,武將都想立下不世功勳,讓後人敬仰,更何況還是出身王氏的王離?”項伯說道,“而蒙大夫,他的心恐怕已經不在陛下身上了。”
“他看的更遠一點!”項伯見陳平和張倉茫然不解,稍微提醒道。
“你是說,天下小皇子?”張倉驚呼道。
“大秦之所以有二世政變,國力衰敗,以至於差點滅亡,就是因為先皇未立儲君所致!”項伯歎氣道,“陛下豈能再犯先皇犯過的錯誤?”
“信王殿下位高權重,又手握大秦十之七八的軍權,陛下可以信任他,可以不猜忌,可其他人能做到嗎?尤其是蒙毅。”
項伯語不驚人死不休地道。
他的話,將陳平和張倉給雷的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