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要麼自閉,要麼傻筆(1 / 2)

“斯坦尼康我也行,但有陸導在,哪裏用得著我上啊。”邱載國也是耿直,直言,“當初在《讓導彈飛》劇組,要不是陸導指點,我也不可能扛那麼久的斯坦尼康。”

你聽聽,能說出這種話,邱載國簡單嗎?

這人日後崛起,也是有根有據的。

這句話一方麵吹噓了陸陽,抬了陸陽一手。

讓陸陽知道他沒有推薦和提攜錯人。

另一方麵,不也相當於告訴了大家,老子可是在《讓導彈飛》一直扛斯坦尼康的。

《讓導彈飛》現在有多火?

電影已經下映,最後的總票房好巧不巧,剛剛破八億!

是今年內地第二高票房,同時也是國產電影曆史第一票房。

這部戲的任何人現在都套著光環的。

他邱載國,自然也是。

而且他還不是小角色。

技術上,大家不得不服氣。

資曆上,現在邱載國也憑借榮譽壓了大家一籌。

整個攝製組,基本上也就沒什麼問題了。

說話,學問多著呢。

反倒是辛導,抓住了前半段重點,看著陸陽道:“你也會扛斯坦尼康?”

不是能不能,而是會不會。

因為陸陽的個子,扛機器應該是沒問題的。

“略知億二。”陸陽謙虛了,隻會億點點啦。

“哪裏是略知啊,我們大師傅在這方麵懂得都沒有你多。蔣導親口說過,你的攝影技術,正常人怎麼也要打磨十多年才有可能練出來,真不知道你哪兒這麼全能的!”邱載國再抬一手,但這句話,蔣導也是真的說過。

導演,是一個綜合性的職位。

拍爛片的話,真的是我上我也行,畢竟票房零。

但想要拍出好作品,那對導演的要求真的可就太高了。

攝影、燈光、美術、服化道、特技、特效、剪輯、劇本等等,從文學到實踐,從畫麵到科技,什麼都要懂,甚至什麼都要精才可以。

後來行業更科學的分工,本質上是商業化、工廠模式的勝利。讓導演這個行業的門檻變低了,但以往一個導演就能hold住一個劇組的輝煌壯舉,也就再難以複製了。

很多人崇尚,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專做一行的成就,比一個人做很多行的成就注定要高。

這是從普遍上來講的。

但這個世界上,是有奇跡的,也是有真正的天才的。

真正的天才,哪怕是隨便玩玩,也比很多人一生的努力還要閃耀。

所以,從整體來看,電影工業化,是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但何嚐不也是限製了天才的發揮呢?

驚豔世人的豐碑作品,何嚐不是越來越少了呢?

蔣導之所以那麼看重陸陽,除了陸陽的為人處世,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在陸陽身上看到了那種“天才”的光芒。

“這樣啊。”辛彩潔眉目之中有好奇之色流轉,笑道,“那有空了,倒是要讓你拍拍看咯。我有個這麼厲害的副導,之前還不知道呢。”

“你啊,就是太低調了。”

拍拍看?

拍什麼?

你說就說,別嘴角微微上翹,眼角還帶著笑,這樣容易把年輕人誤導,不好不好。

可能是後來不該看的東西看的多了,陸陽本能上覺得除了在片場,大部分視頻拍攝都比較……那啥。

……

邱載國的到來,讓劇組終於可以正式工作,下午他熟悉環境,明天劇組就可以開拍。

而這半天時間,其餘人也不閑著,將進行最後一次劇本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