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美麗的師娘(1 / 2)

1990年,末冬,陝西,乾縣。

幾條蜿蜒的深溝,宛如巨龍般從四麵八方遊來,在肥沃的秦川大地上湧出了一座石山,這就是梁山。

梁山位於陝西鹹陽市乾縣城北6公裏,是圓錐形石灰岩山體,共有三座山峰,南麵兩座山峰挺拔俊秀,東西對峙,如天然門戶。北峰最高,其勢卓立而不孤,乾陵寢宮就建於此。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是目前已知的保存最完整、文物儲藏十分豐富、而且沒有被盜的帝王陵墓。

相傳唐朝開國之初有兩位高人,一位是聞名天下的四川星相家袁天罡,另一位是專掌陰陽和天文曆法的太史令李淳風。唐高宗李治登基不久,就命他二人為自己的陵地選找風水寶地。

袁天罡走遍黃河兩岸後來到關中,見一處山巒上紫氣衝天,恰好與北鬥相交,認定這是塊寶地,隨手摸出一枚銅錢放在地上蓋上浮土,回朝複命。

李淳風也尋遍大江南北後沿渭水東行,見秦川大地上突兀出一座石山。從南向北看,恰如一位少婦仰臥,五官齊全,胸部堅挺。他隨即上山,以身影取子午,以碎石擺八卦,在“二魚”相交處紮入發針,也回朝複命。

高宗聽得二人稟報,命人複查。那人找到這塊地方,扒開浮土,發現李淳風的那根發針正紮在袁天罡那枚銅錢的錢眼裏!

遠眺乾陵,好似一個惟妙惟肖的“睡美人”。梁山南麵兩峰較低,中間為司馬道(神道),故而人們稱這兩山峰為“乳峰”,當地人也稱之為“奶頭山”。

在“奶頭山”的東側,有一個叫做“柳池”的村子,十幾戶人家皆是沿著原畔而居,家家住窯洞,沒有一間瓦房。

原畔上是密密麻麻低矮的酸棗樹,中間偶爾夾雜著幾簇迎春花,淡黃的小花開的正豔。

在村子的南頭,最靠近溝邊的那戶人家,新砌了院牆,返修了窯洞,整潔的小院清爽而溫馨。小院坐北朝南,三個窯洞整齊排列著,麵朝著太陽。院子中間有一顆杏樹,在寒風中輕輕搖擺著枝幹,像是回味秋的豐碩,又像是期盼春的明媚。杏樹下,用磚支起了一張石桌,桌子周圍有四塊方石作凳子。仔細瞧,就會發同那桌麵實際是半塊碑石,上麵的字跡還依稀可見,。

馬三正在石桌旁吃飯。飯菜很簡單,蘿卜鹹菜就玉米糝子。跟他一起吃飯的還有一位中年婦女和一個小夥子。

中年婦女是他的師娘,眉目清秀,膚色白淨、身材苗條,麵容姣好,年青時絕對是一位美女。

小夥子是師傅的兒子,叫小文,二十歲,身材魁梧高大,四肢粗壯,膚色較黑,儼然一個猛張飛。

馬三是兩個月前遵照師命來到這裏的。

姚四爺對待馬三勝過父母。

他本是一個窮山溝裏的窮孩子,八歲時死了父親,母親改嫁,自己成了放羊娃。十二歲時被自己的親姑媽趕出家門,成了無家可歸的浪子。多虧師傅姚四爺收留,供他吃穿,傳他本事,教他做人,還給他攢了許多錢,說如果遇到一個好姑娘,就娶回來給他當娶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