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寺廟縣長(1 / 2)

麥子還沒有收完,馬副縣長就進村了。

每年夏收,縣上都會有領導下來視察,有時是正縣長,有時是副縣長。

隻要有領導下鄉村視察,鎮長都會帶到我們村,因為我們村有的看,還吃得好。

領導視察,因為職位的不同,其關注點往往也不一樣。主管農牧業的往往要看田裏的莊稼,豬圈裏的豬;主管工業的一定要去村裏的企業走一走,主管文化旅遊則要瞧一瞧名勝古跡。

很不幸,這三樣我們村都有,而且最好。

我們村的土地是鎮上最多的,平整而肥沃。又因緊鄰“渭惠渠”,絕對的旱澇不愁,年年豐收,所以也是最好的,即使放在縣裏也是首屈一指。

二叔的磚廠是在縣磚廠的基礎上改製來的,無論從技術設備還是建廠曆史,都在全縣排第一。

近五年,在二叔的扶持下,村裏的後生又先後開辦了織布廠、麵粉廠、樓板廠、榨油廠等,雖然規模不大,但效益好得讓人眼紅。

另外,村裏還有鎮上唯一的一處名勝古跡——傳薪樓。

公元1800年前,東漢大儒馬融在此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後設女樂,留下了絳帳傳薪的曠世傳奇。其學生有東漢末年的政治家盧植,大學問家、著名古文經學家鄭玄等,其再傳弟子更有劉備、崔琰、公孫瓚等曆史巨星。

據傳某學生違反製度,馬融執草秸怒打,鮮血染遍秸稈,擲之於地,秸稈複活,開花結果,人皆以為奇,便將此草稱為“傳薪草”,而馬融絳帳傳薪也成為千年佳話。

除此之外,村北頭坡上的將軍廟也是古樹參天,廟堂林立,香煙繚繞,鍾聲深沉而悠遠,香客常年絡繹不絕。

視察寺廟,調研名勝古跡是馬副縣長的最愛。全縣八處名勝古跡,三十多處寺廟,一百多處文化遺存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為了能夠更好的掌握全縣的文化旅遊資源,馬副縣長不辭辛勞將一些重點文物帶回縣裏,放在自己的辦公室裏日夜研究。

在這些文物中,就有兩件取自將軍廟,一件是小葉紫檀帝王紅木觀音菩薩牌位,一件是明代鎏金銅佛像。

這兩件文件都是從二叔手裏借出去的,說是兩個月就還回來,可是過了一年多,也沒有歸還的跡象。

這一次,馬副縣長是在牛鎮長的陪同下來到我們村子裏的,一起來的還有女秘書小朱、小侯和男司機小權。

小朱是馬副縣長的秘書,桃李年華,眉清目秀,嫋娜娉婷,楚楚動人。

小侯是文化局楊局長的秘書,雖已而立之年,卻仍是身材妖嬈,雙瞳剪水,一笑百媚。

喜歡帶著女秘書去視察,這是馬副縣長的第二大愛好。

男領導帶女秘書好處頗多,有無聊細心人士曾經做了總結,歸納出四點,第一,有助於男領導更加潔身自好;第二,有助於更多人來監督男領導;第三,有助於更好地實現男女平等;第四,有利於防止一些腐敗現象的發生。

馬副縣長深諳此道,每每外出女秘書必帶在身邊,而且不隻帶自己的秘書,還會帶上下屬局領導的秘書,美其名曰,便於上傳下達,便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