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獨戀“古墓女屍”(1 / 2)

“古墓女屍”不是真的女屍,而一位師姐的代稱。

這位師姐姓鳳,上海浦東人,比長庚大三歲,博士畢業後一直跟著導師做課題,研究方向是“古人容貌複原技術”。

“鳳”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姓氏考略》上記載,該姓始祖是高辛氏(即帝嚳)時的“鳳鳥氏”,距今4500多年。

“鳳鳥氏”原本古代主管天文曆法的官員,又稱“鳳曆”或“曆正”,取“鳳凰來儀”的祥瑞之兆。當時普遍流行以官為姓,從此便有了鳳姓。

鳳師姐之所以被稱為女屍,不是因為長相醜陋,而因為長的太美。

提到古代女屍,不得不說湖南長沙郊馬王堆漢墓中的“辛追”。

辛追,漢朝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長沙馬王堆漢墓1號的墓主。1972年她的屍體出土時,保存相當完好,全身潤澤,部分關節可以活動,軟組織尚有彈性,幾乎與新鮮屍體相似,用“栩栩如生”絕不為過。

2003年1月11日,在“古人複原大師”趙成文教授的筆下,辛追的容貌撩開了神秘的麵紗,瓜子臉、柳葉眉、杏核眼、薄唇嘴,皮膚白裏透紅,極具有現代明星的氣質,如重慶籍女星蔣勤勤。

在趙成文教授之前,上海複旦大學的一個實驗室也曾從事這類似的研究,鳳師姐就是這項研究課題的主要執行人之一。

當時計算機技術還不發達,許多古人複原都要靠研究人員手工繪製,而肖像繪製正是鳳師姐的特長。

正是因為這個特長,鳳師姐經常被當地的刑警大隊請去,協助他們繪製犯罪嫌疑人的肖像,據說其作品與真人相差無幾。

一年以後,鳳師姐與眾人交上了她的成果,因為並沒有真人比對,所以也無法判斷誰的作品更像一些。

遵行慣例,他們的成果展示在學校的報欄裏。數十張肖像一字排開,同學們驚奇地發現,這些肖像雖不盡相同,卻都酷似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鳳師姐。

那時的鳳師姐是院係的有名的美貌才女,卻因性格孤僻,待人冷淡,素有“冷仙子”之稱。

成果展示一周後,鳳師姐像古墓女屍的流言便在學生中瘋傳,而那些曾經在鳳師姐身上吃過虧的男生,便在私下將“冷仙子”改成了“古墓女屍”。

與鳳師姐初識時,長庚剛剛讀研究生,則“古墓女屍”的外號已經同學中叫了兩年。

鳳師姐個性極強,對這些關於自己的流言和惡稱根本不在意。她依然我行我素,依然冷言冷語,冷眼看世人。

但是細心的人發現,自從長庚出現以後,鳳師姐似乎不那樣冷了。

長庚是在一次意外之後,愛了鳳師姐的。那次意外,導師死了,同去三個師兄弟也死了,而他們倆卻毫發無損地活了下來。

意外發生在一次古墓發掘當中。

1995年冬天,天氣特別冷,新疆羅布泊沙漠的氣溫更了到了零下40多度,冰天雪地,寒風刺骨。但在營盤遺址從事考古工作的專家心裏,一堆熊熊烈火正在燃燒著,他們的每一根神經也正被烘烤著。

就在前兩天,他們發現了一個精美的木棺,其蓋上覆蓋有一條長方形彩色獅紋毛毯,兩側繪製有花朵、花瓶、樹枝、樹葉等紋路,前後擋板上有金鳥、蟾蜍等圖案,色彩豔麗。在當地文化中金鳥代表太陽,蟾蜍則代表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