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皇帝北巡(3 / 3)

劉據更清楚的是,要是他什麼都不做隻當甩手掌櫃,舅舅肯定也會幫他,可是那樣的話,父皇會對他失望透頂的,這是給他的任務,不是給舅舅的,他必須親力親為。

為了辦好這樁以往從未辦過的差事,劉據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夫,他把之前對南越作戰時的資料調了出來,又把相關的官員叫了過來,一邊查資料一邊問人,再和幕僚商量,終於整出個大概來。

綜合眾人的意見,劉據總算有了初稿,他不敢大意,認真看過之後給衛青送了去。不讓舅舅代勞是一回事,不讓舅舅把關就不行了,那麼重要的事情,哪是他沒經驗的人能說了算的。

到底是頭一次經手這方麵的事,劉據很有自知之明,他的初稿肯定是不完善的,等舅舅給他挑出毛病來,他好再和人討論,然後做出修改,一次就成這種事他是沒有想過的。

讓劉據頗受打擊的是,在衛青給他回過來的竹簡上,給出的點評比他原來寫的內容還要多。

劉據頓時就傻眼了,他寫的時候明明覺得自己很周到,也是集合了眾人的想法和意見,縱然有遺漏,也該很有限才對,怎麼舅舅看了,會覺得他的初稿一無是處,到處都是漏洞。

照著衛青的點評把自己的初稿又看了遍,劉據不得不承認,他舅舅說的是對的,他寫的那份東西,太想當然了,有點紙上談兵的味道,完全沒有結合東越的實際情況。

於是,劉據又帶著人翻資料去了,又把相關的官員提溜過來問了話,還把衛不疑抓過來給自己打下手——衛無憂和衛伉被皇帝帶去巡邊了——終於搞出了一個讓衛青點頭的方案出來。

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旦糧草都準備好了,兵馬也就可以出發了。

早在元鼎五年的時候,南越國相呂嘉反漢,皇帝就興兵征討過,還順勢滅了南越。

當時,東越王餘善自請率八千兵從樓船將軍楊仆進討南越。誰知餘善率師到了揭陽,便借口風浪大,停止不前,暗地裏卻派人與南越勾結,至漢軍攻破番禺,仍不去與楊仆會師。

漢軍滅南越後,楊仆上書建議乘勢引軍進攻東越,皇帝認為士卒勞倦,令暫屯兵豫章梅嶺待命。

今年,餘善得知楊仆上書請伐東越,漢軍已屯駐邊境,便起兵反漢。此時,皇帝已經在北巡的路上,他見東越公開反漢,即發四路大軍進攻東越,太子坐鎮京城負責後勤調度。

四路大軍的部署都是皇帝提前就安排好的:以橫海將軍韓說從句章航海南下;以樓船將軍楊仆向武林方向進擊;以中尉王溫舒向梅嶺方向進攻;以歸漢的二位越侯為戈船、下瀨將軍,從若邪、白沙向南推進,對東越形成三麵合擊。

前方的戰事進行地有條不紊,所有的戰報都是先送回京城,再由劉據派人送給皇帝。

雖說對手是東越那樣的小國,漢軍定無不勝之理,而且戰事的具體過程也不歸劉據管,可他畢竟是第一次親自接觸戰事,哪怕是間接的,也比以往的單純聽到戰報多了些參與感。

最終,楊仆率軍擊殺鎮守武林的東越守將徇北將軍,其它各路亦進抵東越國境。

是時,東越軍紛紛倒戈,原越衍侯吳陽策動其邑七百人進攻漢陽東越軍,原越建成侯敖與繇王居股合謀,殺餘善降漢。

皇帝鑒於閩越地勢險惡,其人又反複無常,詔命軍吏將當地民眾遷至長江、淮河一帶,東越遂亡。

因著遷民一事,明明前方的戰事已經結束了,劉據反而更忙了,以至於劉進在皇後麵前抱怨,他好多天沒有見過阿翁了,他都想他了。

皇後聞言一愣,看向史良娣。史良娣解釋道,太子每日早出晚歸,他出門時,劉進尚未醒來,他回宮時,劉進已經睡著了,是以父子兩個明明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卻是好些天沒能見到了。

原來如此,皇後微微點了點頭,她雖從不過問朝政,可也知道太子監國做得很不錯。

又過兩日,陽石公主進宮給皇後請安。皇後一邊留女兒在宮裏用膳,一邊派人去請太子。劉進見此情形,開心地拍了拍手,笑著說:“要是姑母每日都回宮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