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江湖夢(1 / 2)

元晉、趙宜然此行目的地樂水城,取“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之意,坐落於瀟湘郡內,南北有瀟水、湘水環繞,好似兩條玉帶拱衛明珠,是齊州州治所在,當地梁塵觀、赤雲幫,還有朝廷所設州牧府,三足鼎立,隱為齊州三大巨頭。

這段時間正好是以梁塵觀、赤雲幫為首的齊州武林門派招收弟子的日子,官道上車水馬龍,行人絡繹不絕,同行者盡是與元晉、趙宜然目的相同之人。

“元晉,你那天走的急,還沒告訴我你要去哪個門派呢?我老爹找了門路,讓我去赤雲幫。”

趙宜然從隨身的荷包裏掏出糕點,一邊吃著,一邊嘟嘟囔囔地說道。

元晉也撿起一塊糕點,道:“父親說我心性不和儒家思想,反而與當今武林盛行的道家教義相得益彰,於是拜托了一位世交,讓我去梁塵觀參悟道經。”

“去道觀啊?那我們豈不是要分開了。”

趙宜然撇撇嘴,馬上又說道:“不過也沒關係,反正都是在樂水城,時常都能見著。元晉,你說樂水城作為本州州治所在,比起我們寧海縣,是不是更繁華一些啊……”

陌上楊柳青青,春意盎然。

一路行來,兩位少年待在馬車中閑聊當下,暢想未來,也不覺煩悶。

偶爾感到無趣了,就下去馬車,與護衛共乘一騎,策馬奔行,采風踏青,領略當地風土人情,對於久居寧海縣的二人來說,各種新奇之事應接不暇。

大辰民間武風盛行,“江湖豪傑”自負武功有成,好勇鬥狠,一言不合,拔刀相向之事絕不少見。

連日來,僅元晉親眼所見,或是有所耳聞,就發生了七八起爭鬥。

今天兩個青年才俊為了得到某位俠女的青睞,拔劍相向,勝者抱得美人歸,敗者頹頹而去。

明天又有兩位成名武者,言語不和,大打出手。

到了後天,甚至傳出了幾位十一二歲,前往赤雲幫參與選拔的少年,互相較勁,拆了半座酒樓的趣聞。

其中既有點到為止的切磋,也有倒黴者技不如人,丟了性命。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有了這番閱曆,元晉和趙宜然心中都升起了些許感慨,向武之心不改,反而愈發堅定。

“元晉,武道修行不是我們想象得那麼美好,這次去赤雲幫,我一定要努力習武,出人頭地,將來踏足武道巔峰,絕不能落入這些失敗者的境地。”

“嘿嘿,等我武功大成,在江湖上傳出名號,那些俠女肯定會投懷送抱……嘖嘖,大丈夫左*擁右*抱,三妻四妾……”

趁著趙宜然說話的功夫兒,元晉眼疾手快地搶到了最後一塊糕點,咬了一口後說道:“你呀,想要武功大成,還是先改掉這好吃懶做的毛病吧。”

“剛才還一副恍然頓悟的樣子,沒幾句話就原形畢露了。我仿佛已經看到,幾年之後,我們的趙宜然趙大俠,被那些人高馬大,虎背熊腰的俠女們爭相追捧的情景,真是美如畫啊。”

“啊呸!呸呸!元晉你可不能咒我!”

趙宜然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元晉描繪的恐怖畫麵,瞬間一陣惡寒襲來,渾身不自在。

“不行,我以後一定要先學一門絕世輕功,免得被她們追上。身為武者,無論是輸是贏,都不能失了風度。”

趙宜然仍在幻想著日後的美好時光,元晉卻是目光悠遠,心思頗有些繁複。

“這就是江湖啊!既有鮮衣怒馬,且歌且行,又有英雄落魄,黯然銷*魂……”

“近年來朝廷多有禁武之說,如今看來,俠以武犯禁,的確有些道理。隻是當今天下武風盛行,又有本朝高祖語教眾生習武,武林門派已然成勢,想要禁武,難如登天!”

半個月後,元晉、趙宜然一行來到湯臨縣境內,過了這裏,再往西走兩三天的路程,就是他們的目的地樂水城了。

大辰山河廣袤,國富民強,即使是一座縣城,修建得也極為壯觀,順著城門進去,千門萬戶,五方輻輳,主幹道寬闊敞亮,足夠四輛馬車並行,兩側小巷四通八達,幽靜不知深處。

元晉一行,十幾名騎士簇擁著兩架馬車,就像是水滴融入河流一般,毫不起眼。

道路兩側的小販高聲吆喝,熱情似火地推銷著貨攤上的商品。

隨著齊州少年紛紛前往樂水城參與各大門派選拔,這段日子裏,湯臨縣的小販們可謂是迎來了一場盛宴,每天賺得盆滿缽滿,睡覺都合不攏嘴。

“快走!梁塵觀和赤雲幫的高手要在南台酒樓前的擂台決鬥!”

“什麼?!又有決鬥?這幾天可真熱鬧!哎,兄弟,等等我,一起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