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 2)

經曆這場匪寇風波,餘下路程便再順暢不過。尤其是過了金州,進入西秦,從此便風平浪靜。惟獨不太平靜的是,馮蕭的傷勢,一直反反複複,直到臨近西京,才算真正好轉起來。

顯然馮蕭在西秦的分量舉足輕重,而且在這些將士中頗有威望,受人愛戴。這一路下來,周青青無論是坐在馬車裏,還是躺在營帳中,總能聽到西秦小兵,表達他們對馮將軍傷勢的擔憂,甚至在夜晚的時候,這些士兵們還會對著月亮祈福,虔誠之心令人動容。於是她這個被馮蕭以命相救,卻隻象征性探望過他兩三回的南周公主,被襯得冷漠又涼薄。

和親大軍雖然半途折了幾十將士,但餘下也還有兩百多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恰好能讓周青青這個南周公主,與西秦副將馮蕭,不論是在趕路途中,還是紮營休息時,都能隔著一段你看不到我,我也看不到你的距離。這對於周青青來說,真是再好不過,之前那點莫名生出來的少女情懷,也就隨著西京漸近,而淡了下去。

作為一個受過三綱五常三從四德教育的南周皇室宗親之女,周青青並不喜歡自己那對著陌生人冒出來的陌生情懷。雖然這盲婚啞嫁並非她所向往,也不知等待自己的武王秦禎,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男子,但她明白這場和親,便是她塵埃落定的餘生。

伏暑之後,和親隊伍終於抵達西京。同為都城,西京和周青青生活了十六年的金陵,倒真有幾分相似之處,同樣的車水馬龍,店鋪林立,酒肆勾欄也是應有盡有。

不過跟南周大為不同的是,當這支浩浩蕩蕩的和親隊伍,被西秦在城門外恭候多時的皇家軍,迎入城內後,街道兩旁看熱鬧的百姓,卻與南周截然相反。

當初周青青離開金陵遠嫁和親,南周百姓將其視為巾幗英雄,南周救星。又是投擲瓜果,又是高聲頌唱,估摸著許多百姓家中,長寧公主這個名字已經被供奉了起來,每天燒香朝拜。

而西京百姓見著南周和親公主進城,雖然看起來跟當初南周人一樣激動,卻跟欣喜沒有絲毫關係,因為他們的激動是因為憤怒。

當初西秦選擇與南周議和,不用再打仗這件事對西秦百姓來說,自然是也是好事。但他們無往不克的戰神武王秦禎犧牲自我和親,娶的卻是南周定西郡王的女兒。

定西郡王對於西秦百姓來說,就是那殺人不眨眼的閻羅王,西京長街兩旁的百姓,有多少人的父叔兄弟,曾在疆場一去不歸,有多少成為周灝大軍之下亡魂。定西郡王是西秦仇恨的敵手,即使多年過去,也不能改變這個事實。

周青青離開金陵收獲的是鮮美瓜果和讚譽,來到西京迎接她的是爛菜幫子和謾罵。坐在車內的西秦武王準王妃,與自家丫鬟碧禾,木著臉相對無言。

當然,這隻是個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就算定西郡王的女兒不受歡迎,但周青青即將成為武王王妃,已是誰都無法改變的事實,何況是西秦這些人微言輕的平頭百姓,周青青並沒什麼好擔憂。

抵達西京當日,西秦皇宮給這支和親隊伍,舉辦了規格甚高的洗塵宴,由西秦皇帝秦鈺親自宴客。

至於周青青那位準夫君,因身在邊境巡防,還未來得及趕回西京。自然沒能出現在洗塵宴裏,與他這位長途跋涉四個月,飽受舟車勞頓摧殘的準王妃初見一麵。

西秦皇帝秦鈺年方三十有餘,人高馬大,方臉虯須,聲如洪鍾,十分威嚴。周青青看到他,幾乎已經能想象出他一母同胞的胞弟,也就是自己那位準夫君是何種模樣。

作為一個浸染金陵風雅文化十六年的南周少女,若是說對自己嫁這麼個相公沒有半絲抗拒,周青青自己也騙不了自己。尤其是見到宴廳中,坐在自己斜對麵溫潤清俊的馮瀟,更是生出了絲生不逢時的悲哀。

洗塵宴之後,周青青一行人被安排在西秦皇室的星落宮下榻。星落宮位於皇宮之外,是西秦專門接待各國貴客一處宮殿,環境優美,舒適雅靜。

雖然三天後,就是大婚之日,但或許是經過四個月的風餐露宿,身心俱疲得厲害,周青青除了有些懨懨的抗拒之外,並沒有太多忐忑惶恐,到了這美麗的星落宮,不管不顧狠狠睡了兩日。

到了第三天,周青青真真是睡夠了,然而精氣神恢複的後果便是,隔日要嫁人的她,終於開始焦慮不安起來。

傍晚,幾日未見的馮瀟,出現在星落宮周青青麵前,他帶來了一盒胭脂水粉:“這是王爺特意為公主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