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才有前程。更何況向海現在這麼想,說不定過段時間就改變了主意,總有轉機的。”
“嗯,你說得對。”鄭旭東點頭,帶著林佩轉進一條緩坡。
山下村沿著連綿丘陵分布,但林家咀地勢相對較平坦,而鄭家灣則是一路往上。他們沿著緩坡走到盡頭,左邊一棟L形的紅磚瓦房就是鄭家。
鄭家院子大,門口除了水井外,還開辟了一小塊菜地,種了蔥蒜和包菜。他們進去的時候,陳桂花正在院子裏割包菜,看見兩人進來便說:“來啦,佩佩你家裏種沒種包菜?要是沒有下午帶點回去。”
“我娘種的菜多,包菜、菜薹都有的。”包菜個頭大,一個能炒兩頓,而菜薹則是一茬一茬地長,能一直吃到豌豆起來起來。因此村裏有地的都會中兩壟包菜和菜薹,不然一個冬天飯桌上沒綠色也熬不住。
陳桂花聞言點點頭,讓鄭旭東把林佩帶進屋,自己則拿著包菜進去灶房。
灶房裏洗碗的李紅聽見了外麵的聲音,見她進來問:“娘,旭東接她媳婦來了?”
“嗯,旭東今晚就要回部隊,我讓他把佩佩接家裏來吃頓飯。”陳桂花把包菜放在桌上,問李紅今天有什麼菜。
“家裏還有半邊雞,能燉個雞湯,年前的臘肉臘魚還有不少,要是吃新鮮的就得去礦區現買。”
李紅心裏數著家裏有什麼,邊洗碗邊說,“青菜就包菜和菜薹,哦,家裏還有點蒜薹,也能炒個菜。”
“上次在林家吃的蒜葉炒臘肉味道不錯,能做一個,臘魚塊紅燒也成,包菜、菜薹、蒜薹各炒一個,還是買條魚回來,不然撐不住場麵。”林佩頭一次來家裏,這頓飯不能吃得太寒酸,陳桂花想了想說,“排骨也剁點回來紅燒,旭西在不在家?”
“早上就出門了。”
陳桂花走出灶房,一眼看見孫子孫女趴在門邊往屋裏看著,忙走過拍了下鄭鴻博的腦袋,板著臉問:“幹啥呢?”
“奶你幹啥啊!害我們都暴露了!”鄭鴻博捂著腦袋哀嚎。
“你們這麼大個人趴在門口你以為你叔不知道?”陳桂花翻了個白眼,“你叔就是懶得理你們,還當自己多牛了!你別慣著他們,一個個沒正形。”後麵句話是對鄭旭東說的。
林佩端著搪瓷杯正要喝水,聽見陳桂花的話動作頓了頓,抿唇笑笑。
“聽見你奶話了沒?別趴在門口,自個玩去。”鄭旭東說完對林佩說,“這是鴻博,我二哥的兒子,另一個是秀梅,四弟閨女。”
“三嬸肯定知道我,咱們見過的。”鄭鴻博跳出來笑嘻嘻說道。
鄭秀梅問:“你啥時候見過三嬸?我咋不知道?”
“就過年的時候啊,誰讓你不肯去看大戲!”鄭鴻博做了個鬼臉,發出“略略略”的聲音,氣得鄭秀梅想打他。
林佩看著覺得好笑,開口說:“我認識秀梅,你這次期末考試考了第一對不對?”
鄭秀梅衝鄭鴻博炫耀,“讓你不好好學習還跟我炫耀,我沒去看大戲三
嬸都記得我!”
鄭鴻博:“……”
……
鄭家房子是五年前新建的,當時鄭旭南和鄭旭西都已經結婚,並且有了孩子。考慮到家裏人口多,因此房子建得也寬敞,整體呈L形狀,連接處是寬敞的堂屋,堂屋左右各有五間屋子,堂屋左邊是陳桂花、鄭旭南一家子住,右邊是鄭旭西一家、鄭旭東和鄭旭北住。
鄭旭東的屋子是最前麵一間,麵積不大,但收拾得挺幹淨,被子是整整齊齊的豆腐塊,牙刷書籍和鞋子都整齊擺放著,一看就是軍人的屋子。
鄭旭東見林佩盯著床,解釋說:“我在部隊裏習慣了。”
“你自己收拾的?”林佩問道。
鄭旭東點頭:“我屋不大,順手就收拾了,進去坐吧。”
林佩走進屋裏,沒坐床上,而是坐在書桌前的凳子上,抬頭打量著這間屋。原著中提到過,定親後鄭家特意把鄭旭東的屋子粉刷了一遍,地麵鋪上了水泥,家具也都是新打的。
裏這都是一帶而過的內容,林佩看了也沒放在心上。到今天來到鄭家,她才知道鄭家為了婚禮做了多少準備。鄭家雖然富裕,但屋子建得早,牆麵刮得雖然幹淨但沒有粉刷,地麵也都是壓得平整的土地,鄭旭東的屋是鄭家唯一粉刷牆壁鋪了水泥的。
鄭旭東坐在床邊,目光一直落在林佩身上,看她打量屋子許久,解釋說:“這間屋是去年收拾的,你要是不喜歡,到時候咱們重新粉刷一遍也成。”
“不用。”林佩收回目光,笑了聲說,“屋子再粉刷還不是白牆?家具要是重新打,這些往哪裏放?再說這得多費錢啊。”
更何況鄭旭東常年在部隊,婚後她說不定會去隨軍,這屋也未必會住多久,何必著急忙慌地裝修?就是等到鄭旭東轉業,單位裏也會分家屬房,他們要是想在家裏有房子也能去大隊批宅基地重新建,浪費這筆錢實在沒必要。
林佩捧起茶杯,淺笑說道:“你要是有這錢,與其拿去粉刷房屋,不如放我手裏收著。”她穿越那會流行AA製,不光朋友吃飯這樣,婚姻裏同樣如此。當時她媽告誡她,夫妻AA製不但不會讓夫妻關係更緊密,還會讓婚姻變得脆弱,降低出軌離婚成本。因此夫妻AA製萬萬不可,且女人掌握家庭財政大權尤為重要,告誡她不可緊跟潮流。
林佩聽後深以為然,她不求丈夫工資全部上繳每月隻領微薄的零花錢,但希望財產共同管理,這也是她的試探與表態。
鄭旭東腦子不笨,迅速領悟到林佩的意思,說道:“以後我的錢都給你管。”
林佩喝了口茶,笑著嗯了一聲,轉頭時不經意間看到放在書桌上的相框。相框裏是年少時的鄭旭東,一身軍裝目視著前方,看起來英姿筆挺。林佩放下杯子拿過相框問:“這是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