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番外
這本來應該是本書的第一張,編輯大大說太裝了,哈哈哈,發在這最後吧,再次向朋友們表示感謝。
--
清者天之無也,濁者地之無也,皆因清濁之無生育萬物,世人若求長生之道,煉陰為陽,煉凡成聖,皆因清自濁之所生。動因靜之所起,清濁者道之別名也,學仙之人,能堅守於至道,一切萬物自然歸之。
青天一下,溪澗縱橫,一座峭立嶙峋的山峰衝霄而上,山峰矗立雲霄,山地塌陷,青鬆顯赫,闊葉寬木鱗次櫛比,低吟的山風發出淒厲的呼嘯。
武當山。天柱峰。
絕地而起,山頂落石,滾過細碎的聲音,遙遙墜地。
山腰間不時飄蕩著道童清脆的經文聲音,回蕩飄散,懸崖之上一個灰色身影臨風而立,凜冽的山風不能令他的身軀稍有移動,他靜靜的站著,身體雖然未有半點動作,卻與人一種隨風而動的感覺。
他似乎便是那風,身體散入在風中,他的腳下偏偏又一步未動,神乎其技。
他腳尖輕踏,一顆拳頭大小的石子陡然跳起,平靜的來到他的眼前,他嘴唇微微一笑,手掌一揚,石子平緩的飛開,來到絕壁之後,倏地,力道盡失。
石子快速的從天而降,他平靜的閉起眼睛,嘴角輕輕啟開一線,默默的數著聲音,暴虐的狂風也在一瞬間安靜了下來。
天地間唯餘他沉悶嘶啞的聲音。
一、二、三……
——
十六、十七……
十八.
他緩緩睜開眼睛,真巧,地獄共有十八層,從這裏墜落也正好十八息。
自己五歲被師祖撿回,如今二十三歲,也恰好十八年了。
他麵上的表情很精彩,有平靜,有喧囂,時而笑,時而哭,好像正有一出極跌宕的故事在他眼裏發生,不過麵前卻是青天白雲,蒼翠青鬆。
忽然,一陣清亮的笑聲從山腳響起,灰衣人臉色驟然一變,眼神卻驀地亮了起來,釋放出強烈的戰鬥光芒,身軀飄然而動,腳踏鬆葉,唇角帶過弧度,長嘯道:“辰天,出來吧。”
光點,一個土色的光點,宛如靈猴一般快速從山間峭壁騰起、降落,飛快的從山腰直衝而上,而那光點逐漸在星空下顯露,竟是一顆碩大的光頭。
他身披土黃色袈裟,袈裟無字,光潔的頭頂卻有八個斑點,眉須皆白,慧目如星,斜跨一個酒葫蘆,腳尖一點,終於出現在灰衣人麵前。
辰天和尚笑道:“天凡小友,好久不見。”他佛光滿麵,手中卻拽著老大一塊肘子肉,嘴角油香滾滾,吃一口肉,膝蓋一頂,酒葫蘆自動流淌出清冽芳香。
卓天凡身軀不動,這和尚自從三年前在武林大會後與自己交了一招,約定三年後天柱峰上再續前緣,轉眼的功夫,三年已到,這號稱少林寺“佛使”的藏經閣閣老也不知已登到何等境界了。
辰天和尚喂一口酒,猛的將肘子肉一咬兩段,髒兮兮的僧袍隨意一抹,雙眼放出湛湛精光,他宣一聲佛號:“魔性入道,道魔相生相克,始為佛前燈芯,天凡小友,你心藏魔根,我容你多活三年,便是要瞧清你心魔究竟能發展到何等地步。”
卓天凡雲袖卷起,露出一段光滑純潔的手臂,流水般的細微波紋逐漸在他手臂上緩緩流淌,整個手臂就像是被一層迷蒙白光所護著,他雙眼緊閉,臉上露出一副盎然恬靜的影像:“神者妙而不測謂之神,心者神也,神者心也,心擾則神動,神動則心浮,心浮則欲生,欲生則傷神,傷神則失道,人能調伏其心,內安其神,外除其欲,則自然清靜。大師既然說我是魔,何不滅魔?”
卓天凡此時的情緒很冷靜,三年前,年僅二十的自己在武林大會上力敗十大門派新晉高手,卻在歸來途中被這酒肉和尚一招擊潰,道心受損,和尚卻並未殺了自己,而是不惜耗費真元,幫助自己療傷,並容許自己多活三年。
或許,這是自己一生中最冷靜的時候,從小時候開始習武,在武當中脫穎而出,隨後在武林大會上嶄露鋒芒,囂張不可一世,完全違背了道家的無為境界。
可以說,自從自己懂事起,每一天都被當成不世出的奇才,而或許正是這份強烈的希冀,讓自己的內心開始生出魔性。
三年,整整三年,自己並未碰觸過任何的武功,從未動用過一絲真氣,隻是在山溪間或走或停,時而安靜的躺在溪水中聽任衝濺,時而臨立樹巔聽任吹鼓,三年,未動筋骨,卻練心神。
自己的心,從無一刻如此時般平靜,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