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姑且叫他3號老師。
秦海跟張磊則說了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喬丹23號沒貨了,地攤老板給他推薦了火箭隊的。
比賽一開始,我們就從高年級的大哥哥口中得知了,3號老師是教化學的,我們在初二將會與他碰麵。
一聽他是教化學的,我們總算知道為什麼有啤酒肚的3號老師能上場打籃球了。
曾有前輩告訴我們,化學老師在做實驗時總是第一個先跑的,因為隻有他知道每次實驗的危險性。
所以他的速度與敏捷都是上等的,這是多年的教學生涯賜給他的財富。
3號老師跳起來搶籃板時,遠處看整個人就像個“文”字。
所以我們在高年級的吐嘈聲中得知了,3號化學老師姓文。
半個小時後,籃球比賽沒有懸念的結束了,最終是藍隊獲勝。
畢竟紅隊隻有化學老師一個人是來打籃球的,其餘倆位老師都是來打醬油的。
這倆人把球場當做了自己的秘密花園,倆人嬌羞的運球,嬌羞的投籃,連相互看一眼也要嬌羞的可恥的笑一笑。
就連在化學老師氣急敗壞的指責聲中,他倆也能旁若無人的嬌羞起來,讓他不要太在意比賽結果什麼的。
化學老師當時估計都後悔了,後悔沒有把自己的實驗器材帶出來,砸死這倆醬油瓶!
歡樂的籃球賽後,是萬年不變的保留項目,乒乓球拍托球跑賽。
我們又都圍到了跑道邊上。
每個同學都緊盯著自己班主任的參賽項目。
一來是為了露個臉,避免班主任看不到自己,以老師在比賽,爾等不去呐喊助威為由,日後加以嚴懲。
二來是真的想去看比賽,不過沒有一個人是真心去給自己班主任加油的,我們隻是不想放過任何一個吐槽的機會而已。
化學老師似乎要一雪前恥,連球衣都沒有換就上場了。
還冤家路窄的跟其中一個‘醬油瓶’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一聲槍響,老師們托著乒乓球拍子,邁著小碎就步出去了。
有一個老師特立獨行,比賽一開始就跑了,那是撒了歡兒的跑啊,一路上更是笑聲不斷。
“嗬嗬嗬嗬……”
一旁的幾個老師都愣住了,都忘記了自己是在比賽,就看著那人跑了出去,拍子上的球卻留在了原地。
化學老師沒有被這突發狀況所打擾,依舊專心致誌的比賽。
明明是類似於慢跑的動作,在他的臉上卻呈現出了風馳電掣般的神情。
要不是他在衝過終點時球掉了,失去了比賽資格,那他就贏了。
最後,是醬油瓶老師嬌羞著把羽毛球拍子拿到手了。
那個時候我們又從高年級的前輩那裏得知,醬油瓶老師是教物理的。
他利用慣性,牢牢地把乒乓球控製在拍子上,以自己所學的知識贏得了這場比賽。
而那個笑著跑出去的老師難以接受這個不爭的事實,站在終點線上跟裁判理論了起來。
他才不管什麼比賽規則,他就覺得自己是第一個跑過去的,拍子理應他拿!
就這樣,托球跑比賽在他二人的爭吵聲中結束了。
接下來的滾鐵環比賽,不出意外的,我們又看到了化學老師站在了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