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第82空降師的訓練你就不難發現它成為美軍的王牌師的原因。也許10,000個小細節才能換得一場戰鬥的勝利,但這10,000個細節裏可能隻需要1個細節便可以把你的成功毀於一旦,所以,千萬不要忽視細節。
美國飛行家查理·林白獨自駕駛單引擎飛機成功地飛越大西洋,人們說他具有超人的勇氣。“幸運的林白”成了20世紀一個偉大的英雄。實際上,他的成功與運氣幾乎無關。作為一個技術熟練、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機械師,林白預感到“飛機的發展已使這樣的飛行成為可能”。在準備這次驚人飛行的幾個月裏,他專心致誌、埋頭苦幹,監督飛機的製造,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研究飛行各個方麵的問題,周密安排。當他成功地在巴黎降落時,不但比預計時間提前,而且燃料還足以再飛1,000英裏。舊金山市棒球四分衛喬·蒙大拿的精湛技藝令很多球迷讚歎不已,但誰知道他曾花了多少時間牢記比賽計劃,全神貫注看錄像,研究對方的防守規律?他機靈地擺脫困境的能力,以及他神話般的後四分之一場傳球技藝,都掩蓋了他為比賽所做的周密細致的準備工作。“除非形勢需要,否則我不會隨便冒險。”他說。他憑預感行動,靠過硬的球藝取勝。一旦發現對方防守區域有漏洞時,就果斷采取行動,因而往往能取得驚人的結果。但這都是因為大腦不停地工作,才使他有所謂的“靈感”——即全盤觀察場上情況的本領。
鮑勃·彼德森原來是加油站的工人。1947年,他預感到有不少人像他那樣喜歡給汽車裝上增壓器以提高車速,熱衷於談論汽車。於是,他便與另一人合夥,拿出他們所有的財產———400美元,作為資本。他們把熱情傾注到了一本薄薄的雜誌上,給它取名為《熱軸》。然後,彼德森帶上雜誌,到了加利福尼亞的賽車場,以每本0.25美元的價錢推銷,一炮打響。現在,彼德森出版王國出版23種有關汽車的雜誌,而彼德森本人的私有財產估計已超過35億美元。
幸運兒采取的行動看似膽大,實際上他們清楚地意識到成功的可能,並且在實現成功的過程中,打好基礎,做好一個個細節罷了。
成功其實就這麼簡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中途島大海戰,是二戰中的一個轉折點。就是在這場戰役中,美軍一舉扭轉了劣勢,由守轉攻,而日軍賴以起家的強大的海軍則幾乎全軍覆沒。
1942年6月4日淩晨6時整,南雲艦隊的108架戰鬥機發起了空襲中途島的第一攻擊波。日軍以損失6架戰機的很小代價完成了第一次攻擊。而中途島的美軍則損失慘重,機場、油庫、海上飛機滑行坡道、營房、餐廳等處均遭毀壞,並有15架美戰機被擊落。
由日本軍艦上起飛的偵察機發現了美軍用作誘餌的小型航空母艦艦隊。但卻沒有發現近在咫尺的美軍主力艦隊(第一個細節),而此時的兩軍相距約150海裏,正好在有效攻擊半徑之內,日軍的航空母艦離中途島也隻有150海裏。
日軍指揮官南雲中將在8點10分左右時的確沒有發現美航空母艦,日偵察機的報告是:美艦為5艘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南雲的參謀長草野主張第二波攻擊中途島,回頭再來對付這10艘軍艦組成的普通艦隊。然而,幾分鍾之後,日偵察機又發回一份語意模糊的電文:“敵艦似乎由1艘航空母艦殿後。”
當南雲確認美方航空母艦陣容之後,必然采取緊急措施,但南雲麵臨一個時機的選擇問題。一是馬上動用後備飛機發起一次進攻,但“赤城”號、“加賀”號上的大部分魚雷機都已裝上了準備轟炸中途島的炸彈,是先撤換彈藥,還是即刻起飛呢?而且,如果是即刻起飛,完成襲擊中途島任務後,這些飛機在戰鬥結束前將繼續留在空中盤旋,這樣,其中的一些飛機經過遠距離飛行而油料不足,很可能掉進海裏。二是在發動攻擊之前,回收第一攻擊波機群以及正在進行戰鬥巡邏的第二攻擊波戰鬥機,以便重新裝滿彈藥和油料。這樣將可能發動一次較強的攻勢,但至少需要1個小時的時間,美軍飛機將完全可能利用這段時間發起對南雲艦隊的襲擊。如果美機恰巧在日軍為飛機補充彈藥和油料之時進行轟炸,日艦將麵臨致命的打擊。南雲權衡再三,舉棋不定,終於決定采取第二種方案。按理,這是一種危險的方案,但他卻認為這是正統的戰略戰術。他希望畢其功於一役,而又盡可能減少損失。然而他忽視了時間因素,也許是不太相信美國艦隊會利用時間差來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第三個細節)。就在這短短的1小時內,戰局急轉直下,幸運女神給處於劣勢的美國人助了一臂之力。美軍終於抓住了千載難逢的戰機。8點左右時,籌劃已久的對日攻擊戰開始了。從“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了35架“無畏”式俯衝轟炸機、15架“複仇者”式魚雷機和10架“野貓”式戰鬥機。從“企業”號航空母艦起飛了33架“無畏”式俯衝轟炸機、14架魚雷機、10架戰鬥機。8時40分,17架“無畏”式俯衝轟炸機、12架魚雷機和6架戰鬥機又從“約克城”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然而,龐大的機群缺乏配合,編隊四分五裂。由於偵察機的失誤,一些美機來到預定海域卻不見南雲艦隊蹤影。有的飛行編隊與日艦行駛方向恰好南轅北轍。一隊由15架魚雷機組成的編隊,獨自向北搜索,終於發現了南雲編隊。不幸的是,這組美機燃油耗盡,而且無戰鬥機掩護,被日“零式”戰機和高射炮火紛紛擊落。與此同時,由“企業”號起飛的14架魚雷機和由“約克敦”號上起飛的12架魚雷機在襲擊日艦“蒼龍”號和“飛龍”號的戰鬥中均遭重創,更為可悲的是,美機所投魚雷竟無一命中日航空母艦。就在美軍敗局將定的時刻,卻出現了戲劇性的轉折。從“企業”號上起飛的33架“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在預定海域沒有發現目標,搜索了1個小時也一無所獲,由於燃料不足,正準備返航時,卻突然意外地發現了日軍的航空母艦艦隊。此時,日艦正處於極易受攻的境地,甲板上到處是魚雷、炸彈以及剛加好油的飛機,而且保護航空母艦的零式飛機已經全部升空,正在四處追殺美國魚雷轟炸機。這正是美軍求之不得的有利時機(第四個細節)。於是,“無畏”式俯衝轟炸機開始了無畏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