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大新聞(1 / 2)

“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願聞其故。

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大新聞,哎,我說你不好奇麼,這可是大新聞。我巴巴的看到日報就跑來找你了。”陳建華彎著腰喘著粗氣說道,激動的時候還揮舞了下右手上的新疆日報。

我趴在桌子上,瞥了他一眼後,視線又回到了手中的書上,聽他嘮叨完,繼續開始朗讀:“帝曰:願聞其狀。

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

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幹,不得臥也。

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髒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溢幹。

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係舌本,故口燥舌幹而渴。

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三陰三陽,五髒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五髒不通,則死矣。

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一古幹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

“說吧,啥事情?”等我讀完這篇熱論篇後,才輕輕的合上了這本快要被我翻爛的黃帝內經。

陳建華知道我的習慣,不喜歡在讀書時被打斷。除了進來的時候因不知道我在做什麼,來了一通吆喝外,見到我在讀書,就自顧自的做到了我的床上,還喝起了水來。

“說了多少遍,不要用我的杯子。”我眉頭皺了皺,對於他用我的杯子喝水有些不滿。這也是職業病吧,我就是一個不入流的醫生,對於衛生上麵還是比較講究的。

“大新聞啊,我給你說,這還真是罕見啊,那可是···”

我聽得不耐煩,這半天了沒說到點子上,我直接搶過了他手中的報紙,看了起來。

1962年2月28日,新疆日報,頭條,近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北境元寶莊一村民,從沙漠中帶回一塊雙魚玉佩。

附的那張照片並不是很清楚,當時也隻有黑白報紙,像素又不高,隻能湊合著看了。

雖然占據了頭條,但是內容並不是很多,也就是大概說了下這村民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最終在沙漠中踢到了這塊玉佩,並帶回了元寶莊。

“晨啊,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的夢想麼?”陳建華忽然湊上來對著我說。

“記得啊,破解樓蘭古國消失之謎。”我還是沒有明白這有什麼關係。

“你再仔細看看,這上麵說的可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北境,我們可是懷疑過羅布泊就在那個沙漠裏,找到羅布泊,這樓蘭古國還會遠麼?”陳建華一臉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