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他獨自一人悄悄地離開了小山村,來到莫公鄉。他靠年齡博取同情,挨家挨戶去乞討。如果有事做,隻要給一口飯吃,他就拚命地幹。瘦弱的身子常常挺不住,很多個寒冷的冬日裏,差點就沒有挺過去。就這樣,日混一日,他在莫公鄉艱難地度過了5年,然後認識了林文星和李勇。
如果說崔興發是被迫成為混混,那林文星和李勇就屬於自甘墮落願意做混混,碰到崔興發後,兩人把他帶入混混行業。就這樣,崔興發跟著林文星和李勇,渾渾噩噩一過就是三年。再然後,就碰到了李正一。
崔興發對李正一有一種莫名的好感,跟著他回過兩次家。首次到李家,生平第一次得到了一件新衣服,那是李母給的,其實是李正一嫌棄不好看的衣服。
很多時候,得到一個人的認同和感激,並不需要多大的恩惠,隻需要在適當的時間給予適當的幫助,就能收獲人心。就因為李母這一次善意的給予,讓崔興發對李母產生了從沒有過的孺慕之情,他對李家有著一種超乎尋常的認同感。
重生回來的李正一清楚的記得,他前世入獄之後,崔興發隻要稍微有點錢,都會主動來接濟李家,主動承擔起李正一都沒有承擔過的責任。可惜李母在沉重的現實壓力和心病煎熬的雙重作用下,不到兩年就撒手人寰。接著不久,李父也隨之而去。
二老的後事,除了自己的大伯和小舅,就隻有崔興發三兄弟在,其中崔興發是站在孝子的立場,披麻戴孝給兩老送終。自家的姑姑和大舅小姨,除了那一丁點兒喪禮錢之外,基本上都是袖手旁觀。特別是自家姑姑,落井下石連譏帶諷,讓本就喪妻悲痛的李父更是心如死灰。
其實有一點李正一完全沒法了解到,在前世,李母去世時,李父看著靈堂前披麻戴孝虔誠跪拜的崔興發,老淚縱橫。如果不是怕將死之身會拖累崔興發,李父在前世就有可能收他為義子。
這些事情,都是李正一出獄後零零碎碎打聽到的,而那時已經過去了一年多時間,崔興發也自二老過世後,離開莫公鄉不知所蹤。
所以今生,李正一才會強行拉動崔興發的生活軌跡,就是想彌補上一世李家對他的虧欠。隻是沒想到,把崔興發安置在收購站給父母做幫手,反而促使他們興起收養子的念頭,這一點完全出乎李正一的預料。
李正一聽母親說完,沒有第一時間發表意見,隻是攬住崔興發的肩膀說:“崔子,一直沒想到,你的身世這麼曲折,有沒有想過去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
崔興發眼圈發紅搖頭說:“沒有考慮過,他們既然當年丟棄我,就說明他們並不需要我,也許我就是一個多餘的。”
李正一緊了緊攬住他肩膀的手,沒再說其他安慰的話,隻是告訴崔興發,以後別再叫李哥,把李字去掉。
四人又忙開有大半個小時,才把棚子裏需要清曬的廢品搬出來曬開,完後李父問他網吧生意如何,這個把月有沒有虧本。
李母沒有去過網吧,也一直不知道李正一經營的網吧到底如何,見李父問起,也關心起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