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 急病(1 / 2)

謹妃病了。

從那一日收到皇上特意差人送的東西,被嚇得魂不附體之後,她就病倒了。太醫來看過,說不是大病,又問這些日子的飲食起居。

謹妃身邊幾個親近伺候的人都知道謹妃的病根在哪,但是誰敢多說一個字?不見連馬尚宮都一字不提嗎?

馬尚宮一麵應付太醫,一麵在肚裏罵謹妃是個蠢貨。

因為上回打探方尚宮的事情她辦的不得力,壽康宮裏另一個宮女劉貴芝趁這機會往謹妃麵前大獻殷勤,謹妃嫉恨貴妃不是一天兩天了,除了貴妃,她也對玉瑤公主很不忿。大概在謹妃想來,一樣都是女兒,玉瑤公主卻幾乎獨占了皇上對女兒的寵愛,把玉玢公主擠得在皇上麵前無立足之地。

她覺得自己幹的事兒不是什麼大事兒,她又沒有殺人害命,隻是讓人打聽著公主的行蹤,劉貴芝和另外兩個宮女去辦了這件差事。

謹妃也好,劉貴芝那個一心想踩過馬尚宮往上爬的宮女也好,都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也不會有人認真追究。

說幾句閑話算什麼大罪?何況她們隻是想挑撥一下玉瑤公主和貴妃的關係。平時尚宮們要是逮著宮女說閑話,也就是打手板子餓飯這樣的小懲戒,更不用說她們背後還有謹妃娘娘撐腰呢,尚宮們可罰不到她們身上來。

要是馬尚宮事先知道這事兒,肯定要勸住的。她可不象謹妃和劉貴芝那麼傻。馬尚宮雖然也一心盼著出人頭地,可她在宮裏的年頭可不短了,有些事情她也看得比謹妃要明白。

對一些旁的事情皇上是個十分寬容的人,謹妃那麼多小動作,皇上以前從來不講較,甚至還越格給她晉封為妃,難道是因為謹妃有貴妃那樣的傾城之貌?又或者謹妃格外大方嫻靜討人喜歡?哪樣她都沾不上。皇上優容她,不過是因為玉玢公主,可見皇上有多疼愛孩子。

就說玉瑤公主吧,淑妃以及她背後的家族犯了那麼多的事兒,皇上對玉瑤公主的疼愛也沒有因此減少一星半點,甚至還因為她沒了母親對她格外寵溺。

所以說,謹妃想朝玉瑤公主下手這真是一步不能再爛的臭棋。龍有逆鱗,觸之必死。皇上的逆鱗不必說,那就是皇子與公主們。這事兒要不被發覺還好,一旦要被發現了,皇上必然動怒,處置也會是前所未有的嚴厲。

而這世上的事,隻要做了就不可能永遠隱瞞下去。

李貴芝連同參予此事的宮女、傳遞消息把風跑腿的小太監全被提走,接著皇上就把割掉的舌頭給謹妃送來了。

這是警告,也是對謹妃的懲戒。馬尚宮相信,要不是有玉玢公主在,皇上的處置隻會比這還嚴厲十倍。

對李貴芝的下場馬尚宮半點不同情她,這就是自作聰明大膽妄為的下場。但是對謹妃,馬尚宮就不可能置身事外了。

她既然上了壽康宮這條船,當然不希望這條船翻了。

謹妃的病純是心病,她是被皇上的處置手段嚇著了。李貴芝她們被叫走時謹妃也想過是不是事情敗露了。可就算敗露了又怎麼樣?她可是皇上的妃子,公主的生母,那幾個宮女頂多受點小懲,最壞也就是被貶去浣衣監之類的地方受點兒罪,可等風聲過去謹妃自然能把她們再要回來。

結果白洪齊送了那麼一盒東西來,謹妃嚇得險些當場昏厥,壽康宮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一個個戰戰兢兢唯恐也被這場禍事牽連。結果等第二天早上伺候的人才發現,謹妃沒起來身,她燒得渾身滾燙,人事不知。

壽康宮的人這下就更慌了,還好馬尚宮穩得住,一麵分派人手照料謹妃和玉玢公主,一麵打發人去太醫署請人。

藥已經煎上了,謹妃中間也醒了一回,不知道是不是燒沒有退人還不大清醒的緣故,她一睜開眼就吵著讓人把玉玢公主抱到她跟前來。等馬尚宮吩咐人把公主帶來之後,謹妃不知道哪裏來的力氣,猛然坐了起來,一把抓住公主死死摟住不放,不說玉玢公主當場嚇得大哭,身邊伺候的人也都差點嚇傻了。

馬尚宮吃驚之後趕緊上前,同其他人一起想把受了驚嚇,眼看著氣都喘不上來的玉玢公主從謹妃懷裏搶過來。可謹妃象是完全失了理智,什麼話也不聽,明明病著力氣卻大的驚人,抱著女兒死不撒手。等馬尚宮她們終於把玉玢公主從謹妃懷裏奪回來,公主已經暈過去了。

謹妃蓬頭散發,兩眼發直,象是已經認不出身邊的人是誰了,對著馬尚宮她們又掐又打,嘴裏還胡亂嚷著“別想搶走公主”之類的話。

馬尚宮手上被抓了好幾道,血珠從破口慢慢的往外滲出來,她一點都沒覺得疼,一迭聲的喚人趕緊將太醫再叫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