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童延到島上半個月後, 第一次複診的日子到了。
提前兩天, 他對聶錚說:“後天去醫院,你就別陪著我了, 我又沒缺胳膊斷腿,可以自己去。再說還可以請盧伯陪我。”當然,有“和聶錚一體”這個光環在,他出門,跟著在身邊的還不止盧伯。
童延說話時,兩人躺在床上, 雲消雨畢,歡情猶濃。
聶錚撫在他肩膀的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摩挲,不容分說道:“一起去。”
童延胳膊懶懶搭在男人的胸膛, 低笑一聲, “你這是打算讓我在這兒住多久呢?你要真是把我當客,我熟悉這島上的前後幾步路就夠了,反正,離了島,去哪都有你這個主人陪著。”
這話重了, 可也不是沒道理。聶錚在這邊至少還得待好幾年,就算以後把趙家交給了趙祁峰, 他在這邊的房產也不止一所,每次童延過來,他都把童延當客人?
不是客,要當主人。聶錚對童延這個覺醒的認知很滿意, 略作思忖,“行,但你得聽我的安排。”沒錯,主人就得熟悉自己自由出入。
而且,細水長流,總是時時刻刻地膩著,好像也不是細水長流的姿態。
童延一聽,高興了,“放心,我看好自己,保證不被野花勾走。”
轉眼,到了複診這天。可能是難得出去,童延有些興奮。一來,自己不想太早回來,其次則是,他在中午之後回來,今兒可以給聶錚省幾步路,於是,在碼頭分別時,他對聶錚說:“中午,我們到信園吃飯,成嗎?”
聶錚哪能看不出他在島上憋得慌,立刻應了,“沒問題。”
如此告別,各走一邊。這天,童延的檢查很順利。
醫院是聶錚給他安排的,醫生和護士大都是華人,因此,大夫說話隻是帶了些閩粵腔調,他都能聽懂。
他的各項身體指標比上次檢查時好了許多。其實童延自己心裏是有數的,畢竟,他這段時間休息得不錯,頭疼也沒以前發作得那樣密集。
重新取藥,從醫院出來,時間剛過十點半。
車子跑在去信園的路上,童延看了眼坐在旁邊的盧伯,問:“信園這個‘信’,意思取仁義禮智信的信?”
盧伯點頭,像頭幾次一樣跟他侃侃而談,“其實,我們平時都叫路名和門牌,因為‘信園’不止一所。趙家曆任主事當家後,住處的名都會改成‘信園’,而且還得把‘信’字掛在宅子裏的顯眼處,以此警示自身,‘信’是商人立足之本。”
童延:“嗯。”這些傳統的東西,如今放在國內,平時都沒人總掛在嘴上說了。
果然,世家有世家的規矩,他突然剛認識聶錚那會兒,他歸還錢包後,聶錚還他一身幹淨衣褲時附上的那張卡片,上麵有聶錚端正有力的親筆手書:微末之禮,聊表謝意。
像是猜到他在想什麼,盧伯又說:“也不知這是哪位先祖定的規矩,但趙家的後人世代不忘祖宗的教訓,才能百年不倒。”
童延覺得,與其說趙家後人不忘祖宗教訓,倒不如說,忘了教訓的就不算趙家後人,趙老爺子還有一個兒子在,卻把聶錚這個外孫推出來管事,即使盧老沒明說,思前想後,童延也能悟出個大概:那位可能做了什麼了不得的事兒。
而趙老爺子連兒子都能舍,卻單單看重聶錚,這說明什麼?他家聶先生足夠優秀啊。
童延嘴角揚了起來,這一笑,笑得與有榮焉。
不過,他也不能懈怠就是了。趕上聶錚挺難,可至少,他也不能跟自己男人差太遠。
車駛進一條林蔭道,不一會兒,從另兩輛轎車旁邊超過去,童延見那兩輛車樣子也氣派,不免多瞟了一眼。
盧伯又說:“你前些天不是問到過晏家,那就是晏老先生的車。他們家的宅子在前麵不遠處。”
童延一怔,又回頭留下個眼神。這一片似乎是華人富豪的聚居地,於是他沒多想,很快,把心思收回到剛才的話題。
十一點,又過了大約一刻鍾,終於到了信園。
盧伯一直把他送到園子裏,說:“我去跟劉叔說幾句話。”
跟盧伯打理島上的事一樣,劉叔負責安排園中的瑣碎雜事。同樣都是跟在聶錚身邊的人,有私交也在情理當中,童延痛快地說:“行。”自己先進了客廳。
在童延身後,盧伯踏過池上石橋往外頭去。
老人家見了老劉,還沒來得及打招呼就聽到外邊似乎有吵鬧聲。
接著,門口的人匆匆迎著他們來。很有保留地說:“是晏老先生和晏小姐來了,說是要見聶先生,我說不在,他也不肯走,現在,保鏢在應付他們。”
兩位對視一眼,對晏老先生的來意都明白了□□分,這位平日見不著聶錚,今天應該是追著聶錚的車來的。為什麼來這一趟?隻怕是聶錚旁邊那個位置太誘人。
兩位都跟了聶錚許多年,雖然隻是打理家事,但趙家這種巨賈大族的家事又跟平常人家不同,眼下這點場麵他不難應付卻也沒敢輕忽。盧伯步子沒停,心裏暗忖,都是有身份的人,這位晏老無約而來不說,就這拍門闖堂的粗野架勢,真是越活越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