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輯愛他,就要給他自由(1 / 3)

第十七輯愛他,就要給他自由

1.美麗的側影

這是一個現代都市裏的浪漫愛情故事。他得了絕症。她辭掉了自己的工作,專心在醫院裏照顧他。兩年並不是一個很短的時間,她始終不渝地在床前端飯端藥,跑前跑後地侍候著,雖然還沒有正式結婚,但他們純潔的戀情打動了所有的人。他們的病友換了一個又一個,而小夥子的病情不見好轉也不見惡化。

終於有一天,醫生告訴他們一個沉痛的消息:小夥子的生命挺不過這一周了。女孩痛哭失聲,小夥子卻長舒了一口氣。報社的記者們知道了這個感人的故事也匆匆趕來了。

他們訴說,說自己的摯愛,說自己美好的願望;他們傾聽,聽兩人怦怦的心跳,聽悲苦但無憾的美麗。聽得每個人的臉淌滿了淚。

記者們提出給兩個人拍一張合影,小夥子卻攔住了:“還是不要拍了吧?”

“為什麼?”“將來她還要嫁人呢!我不想打攪她以後正常的生活。”她撲進他懷裏失聲痛哭。

第二天報紙上登出的是女孩的側麵照———一張美麗得讓人心碎的側影。大道理:愛情本身就是生命。它不會死亡,隻會遷徙。

2.愛情“事故”

一位美國朋友帶著即將讀大學的孩子去歐洲旅行,因為那裏留有他青春的痕跡,舊地重遊,很是親切,還有一縷說不出的傷感,因為曾失所愛,就在這裏。

和兒子進入大學城內的餐廳用餐,才剛坐下,父親即麵露驚訝神色。原來,這家餐廳的老板娘,竟是當年他在此求學時追求的對象。

20多年歲月變更,當年的粉麵桃花早已不再。父親告訴兒子說,她是一家酒吧主人的千金,她的笑容與氣質深深地吸引著他。雖然女孩父親反對他們往來,但兩顆熱戀的心早已融化所有的障礙,他們決定私奔。

這位美國朋友托人轉交一封信給女孩,約定私奔的日期和去向。很遺憾,他等了一天,卻沒看到女孩出現,隻看見滿天嘲弄的星辰,懷抱琴弦,卻彈奏失望。他隻好帶著一張畢業證書回到美國。

兒子聽得如癡如醉。突然,他問父親,當年他在信上如何注明日期。因為美國表示日期的方式是先寫月份,後寫日期;而歐洲是先寫日期,再寫月份。

父親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約定的日期10月11日,女孩卻是歐洲的,判斷為11月10日。一個月的時序誤會,因而錯失一段美好的姻緣。

20多年來,他一直想用恨來衝淡想念;20多年來,那女孩呢?她一定也在恨那個“薄情郎”。這位年近50歲的美國朋友,很想走過去,告訴老板娘:我們都錯了,隻為一個日期的誤讀。兩個對的人,卻在錯的時候,愛上一回。

最終,這位父親沒有站出來揭開謎底,隻是默默地買單,然後輕鬆地回家。因為他在心中徹底地為一個愛情中的無辜女主角昭雪。大道理:拿掉別人脖子上的十字架,就是等於給自己恢複自由身,特別是在愛情的“事故”裏。

3.無光的意境

見過她的人,都說她長得美。可惜她與丈夫都是盲人。但他們生活得很幸福,夫妻恩愛有加,心心相印,在無光的世界裏尋找著人生的亮點。溫馨的生活像一條清澈的小溪,在夫妻間靜靜地流淌。終於有一天,小溪泛起了微瀾。

這天傍晚,丈夫像喝多了酒,進門便高聲喊:“我快要擺脫黑暗了,醫生說我複明有望!”

盲女聽著聽著,臉上的喜悅漸漸消失了。

次日,她找到那位醫生,落實丈夫所言。醫生問:“你希望丈夫複明嗎?”盲女點點頭。醫生提醒說:“據我所知,在眾多盲夫妻中,若一方複明,極可能會拋棄對方,你是否想過這一點?”

盲女說:“即使真的出現那種情況,我也無悔。隻要他能夠複明,我自己寧願獨守漆黑的世界。”

醫生感歎不已,但又不得不告訴盲女,她的丈夫無絲毫複明的希望。當時由於怕傷其心,才未講明實情。

盲女壓根兒不願接受這個現實。丈夫是個血性男兒,剛剛燃起的複明之火瞬間熄滅,他一定會絕望得發瘋。她懇求醫生永遠向丈夫隱瞞實情,以慰藉他那顆渴望複明的心。這是複明的先兆。“啊,小姐的眼睛倒是複明有望。”醫生檢查後驚喜地告訴盲女,隻要認真接受治療,複明指日可待。

盲女喜出望外,興奮得兩手發抖,但她很快又冷靜下來:

一旦複明,不就會像別的女人一樣,在大街上左顧右盼,用眼光親吻世界的俊男。自己能夠抵擋得住誘惑嗎?或許有一天,自己可能會背叛丈夫,成為他人之妻。把丈夫一個人留在無奈的漆黑世界裏,豈不是太殘酷、太無情了!

盲女回到家裏,沒有遵醫囑用藥水點眼,也沒有如約接受治療。她讓複明之火在時光的默默流逝中自行泯滅。

丈夫渴望複明,情緒一直處於亢奮狀態中,他常向妻子描繪想像中的未來。盲女總是很認真地聽,有時還與丈夫一起想像,一起描繪。他倆依戀如初,甜蜜依舊,在無光的意境中構築著獨特的兩人世界。

大道理:愛情是純潔的,它不應有任何的誘惑與玷汙,而抵抗這種誘惑的力量就會顯得更加偉大。

4.這是你的選擇

一位美國的小夥子看中了一位中國姑娘,便一直追著不放。

最後,中國姑娘辭掉了令人羨慕的工作,跟美國小夥子結了婚,飛到大洋彼岸去了。

“我放棄了那麼好的工作,遠離父母跟你到美國來,這可是我為你作出的犧牲呀。”中國姑娘說。她以為這樣說能使他感動,沒想到他隻是說:“不,不,我不認為這是什麼犧牲,在我看來,這隻是你的一種選擇。”

她後來才認識到,美國人在人際交往中,隻會尊重你的選擇,而不會承認你的犧牲。這就意味著:你作出的所有決定,都必須符合你自己的心願,符合自己的心願才能成為自己的真正選擇。這樣與人打交道,才會擁有真正的平等,同時也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那位美國小夥子是一位通曉中美兩國語言的醫生,在美國很容易賺錢的,他工作一個小時就有100美元的收入,但是她卻跟國內的朋友說:“我必須工作,必須學會自己賺錢。如果沒有經濟上的獨立,就不可能作出真正符合自己心願的選擇,也就不可能贏得他長久的尊重。”

她作出了自己的選擇。大道理:不可能讓別人為你的選擇負責,而且一定要保持自己選擇的權利和自由。隻有這樣,你才會贏得人們的尊重,贏得愛人的尊重。

5.這樣活著

從前,有夫妻兩人,他們一直沒有孩子。後來,他們生了一個兒子。他們叫他南南。他長得很結實,胖乎乎的,幹幹淨淨的。他可碰上了愛幹淨的父母:動不動就洗手。

南南長大了一點,父母開始教他正確走路:

“乖兒子,上街時要看著腳底下,當心別跌倒了。在走山路時———還是要看著腳底下,那上麵最容易滑倒,可別摔斷了脊梁骨。下山時照樣要看著腳底下,不然的話,就可能扭傷肌肉。如果由於你的品行和成績讓你去療養的話,走在沙灘上時可要小心謹慎,別把鞋踩歪了,兩眼一定要盯著腳底下,不然的話,一遇壞天氣,海浪就會朝你湧來,澆得你渾身透濕,說不定還會把你卷到海裏去。”

鍾愛南南的雙親說過這些話後,又活了一段時間便在親人們的哀悼聲中死去了。

南南開始聽從父母親的遺囑:當他在鑲木地板上走路或者上山下山,在春天的田野散步,在古老的森林裏躑躅,在大街上徘徊,在沙灘上閑逛時———他總是用心盯著自己的腳下。因此他一生從來沒有絆倒過,從來沒有滑倒過,從來沒有扭傷過肌肉,沒有碰傷過額頭,從來沒有踩到水溝裏,也從來沒有讓海浪澆過。

可是同樣,他也從來沒有見過藍色的天空,從來沒有見過明亮的雲彩,從來沒有見過早霞和晚霞,從來沒有見過亮晶晶的星星,從來沒見過城鄉的美景,也從來沒見過人們的麵孔。

大道理:教育孩子要懂得教育方法,一個不當的教育方法就如給孩子服錯一劑藥一般,不但損害了他的健康成長,還傷害了他的心智。

6.愛情鎖

女孩就要嫁給一位外國的小夥子了,他們相約到杭州千島湖旅遊。在鎖島上,女孩買了一把銅質的鎖,讓工匠在上麵刻上她和小夥子的名字。小夥子在一旁微笑著看著他的愛人。

字很快刻好了,女孩把鎖掛在扶杆上。小夥子不解其意,問女孩為什麼不把鎖帶走,而是掛在這裏。

女孩說:“這叫同心鎖,這意味著我們從此以後再也不能分開了,就像被鎖鎖住那樣。”小夥子聽了大惑不解。回到城裏,他一直悶悶不樂。

終於,小夥子提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兩個人要鎖在一起?”

女孩說:“因為愛呀。”小夥子問:“難道愛就可以限製自由嗎?”女孩笑了:“你不懂中國的傳統文化,這是一種美好的祝福。”小夥子說:“限製自由也是一種祝福?”

一個多月後,也就是在他們即將舉行婚禮的前一個星期,這位外國的小夥子決定暫緩舉行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