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禪衝拳向前,吐息之間皆有章法,他並不急於將拳打完,反而緩慢異常,有時靜止不動,慢慢體會其中拳意。他揮拳漸漸生風,恰如遊龍過海,蕩起滿地的竹葉。李道禪嘴角一勾,收拳,踏地,連走三步,突然麵色通紅,他急忙吐出一口濁氣,收起拳頭。
“原來如此,這麼多年,我的拳是白練了。師父他老人家到底是什麼人?還是機緣巧合?若我那一日在無跡崖沒有登上地仙之境,恐怕到現在都看不透。這就好像站在泰山之上,俯視大地,一切都盡收眼底。即使再次身處山底,天下仍在心中。”李道禪發出暢快的笑容,躺在地上。
望著晴翠的竹葉,李道禪心中不斷思量:原來師父讓我背的雖是道經,可又完全不是,怪不得師父臨終前讓我不可在外人麵前吐露此事。話說師父師又是何人?隻是未曾聽他提及,而這道經又是從何而來?既然師父有如此精妙的功法,為何自己不練?
“現在我的修為太低,才剛踏進凡胎人階。內力太少,要不然我出拳,一定可以做到生生不息。聽說盤古城的龍老怪就是單憑拳腳踏入地仙,若是我日後與他相見,不知僅以拳腳和龍老怪能過招,又能多少來回?”
李道禪自嘲一笑,雖知腹中珠丸可以助他一臂之力,但是若想內力一日飛升,大概是癡人說夢了,和龍老怪過招,此時的自己還是不自量力。
“為何這些日子,隻看到練拳?”慕容亦溫坐在一旁,將落在書上的幾片竹葉拍打掉,說道。
“為何你這些日子,總要跟我來竹林?”李道禪沒有回答,而是看著慕容亦溫問道。
“這裏清淨,正是看書的好地方。”
李道禪走了走過來,一屁股坐下。
“你沒練過武,當然不懂。練武有三決,乃是形、意、氣。其中‘氣’是根本,初入武道被稱為氣,而武道越高就是人們長說的內力。練氣沒有什麼捷徑可走,無非就是日日打磨自己的身體,而練拳是最好的途徑。內氣足,才可學武功招式,也就是‘形’,武功招式是對於對陣的手段,別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你就馬步一蹲,豈不變成了木樁子,忍忍捶打?招式學的如何,一看花費的功夫,二看自己的悟性。到了最後,武夫畢生的追求,便是‘意’。那才是練武的至高境界。”
“你說的便是江湖中人常說的武道境界吧?”
“嗯,雖有武階之分,那隻不過是單指‘氣’與‘形’來說。而武道境界才是區分武夫強弱的關鍵所在。當日我在無際涯頂與閻羅交手,雖然體內有珠丸相助,但‘氣’與‘形’皆不如那些閻羅,可唯有一點,我比他們要強,就在於‘意’。”
“當時你體內到底發生了什麼?”
李道禪搖搖頭:“我隻知珠丸融於我的體內經脈之後,頭腦一片清明,原本繁雜的武境彙成一條大道,直通雲頂。而我便順道上了青天。”
“這麼說,現在你的豈不是武境已經是地仙?”
“我倒是想,當我被小七救回之後,雖然對於武境的理解不可同日而語,但那時的清明又化成一片混亂,要不然我現在就會下山,單憑武境,我這凡胎階的武道修為遇上黃庭階的武夫也不怕。”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哦。”慕容亦溫唏噓不已。
“這話說的沒錯。我當時可是小命不保,才換來那一時的風光。若是讓我現在去選,我也懶得去試,再怎麼說,區區武境哪有我的性命重要?這買賣虧得太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