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3 / 3)

她那位朋友在國立音樂學院任教,就教聲樂,他是一個眼高於頂,吝嗇讚美的人,卻對視頻評價道,“這簡直就是堪稱天籟的歌聲,還有她嫻熟的鋼琴技藝,天才果然出自民間,就是不知道她是誰,可惜可惜了。”

瑪麗老師抱著半好奇半不信的看完視頻,最先的反應並不是為歌聲所吸引,而是震驚於自己認識視頻裏唱歌的女孩。

她告訴她的其他朋友,“這個女孩是我的學生。”

一句話愣是讓一眾音樂家們呆滯了片刻。

前文提過,瑪麗老師是科班出身,她的朋友自然也都不是小人物,隻不過瑪麗老師手指受傷中途退學,音樂生涯也就此結束,不管甘不甘心,在瑞士鄉下中學任教,至少豐衣足食,安逸沒有壓力,她的丈夫也很愛她。

瑪麗老師的人生比起她過去的同學與朋友並不一定算失敗,即使在其他人眼裏,她就是一個失敗者,他們邀請她聚會,為的也僅僅是過去的情誼。

所以大家才難以接受,一個鄉村音樂教師竟然能教出一個天才學生。

那場聚會,瑪麗老師破天荒的成為焦點,每個人都圍在她身邊,試圖向她打聽唱歌女孩的信息。

瑪麗老師把一張彩色海報樣式的紙張遞給維婭,“你仔細看看這個。”

維婭接過來,入目的是一行大字,用法文寫的:“idoletv歌手大賽。”

下麵是一些報名條件和注意事項。

這是一場麵向全歐洲的大型青年歌手選拔節目,報名者年齡限製在十六周歲到二十六周歲之間,比賽由法國tv8頻道主辦,每年三月份開始初選,初選地點設在歐洲各地,一直延續到八月份在巴黎的決賽,最終的前三名可能簽約唱片公司,可能發行屬於自己專輯,可能進入法國最高的音樂學府接受正統的音樂教育,無論如何都是普通人夢寐以求的成就,可謂一步登天。

連維婭原身都有在電視機前觀看比賽的相關記憶,可想而知它的影響力有多大,要知道“idole”已經連續三年蟬聯法國收視率第一的寶座。

瑪麗老師對維婭說,“我建議你去報名參加‘idole’,你有這個實力。”

維婭還沒有完全消化這個過於突然的消息,有些沉默。

瑪麗老師卻以為她不願意,深深望著她,“你之前每天主動來音樂教室練習枯燥的鋼琴,一遍又一遍,全身心的投入,我以為你是有夢想的。”

夢想......

維婭怔愣,

她的確是有夢想的,前世她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音樂家,可是她的夢想還沒來得及開始,就走向了結束,可怕的疾病摧毀了一切。

“你的眼睛和你的才華都告訴我你熱愛音樂,難道你不想站在萬人麵前,向他們展示分享你的曲子、你的內心世界嗎?再好的音樂也需要其他人的認同。”

瑪麗老師雙手搭在她的雙肩上,直視她的眼睛,很認真的說,“我這輩子都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了,但是你還可以,你還年輕,你有超乎尋常的天賦,我有直覺,這個舞台屬於你,你會創造奇跡,我相信你,從未有過的相信。”

瑪麗老師誠懇的話語最終打動了維婭,勾起了她心底輕狂的衝動。

沒錯,她現在不再是二十歲重病纏身的趙嵐,而是十七歲,充滿青春朝氣的維婭,這是老天爺給她的機會,她要緊緊把握住。

在瑪麗老師期待的目光下,維婭點頭,

“好,我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