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前父王崩特命秦末將軍護他登位,這幾月時間兩人早已接下深厚友誼,他把他當成親人而不是主仆。聽聞他去世消息,嬴政內心是奔潰的。
但是眼下最要緊的不是哀悼的時刻。
回國登上王位才是最大的事。
諸葛臥龍護送秦國公子一路自西而行,途徑城門,卻不曾想城樓之上掛著一個頭發淩亂的人頭,雖然隻有一麵之緣但還是看得出那是秦末。
是的,是秦末的頭顱。
原來昨夜,在首領帶領人離開之後,到了半途首領覺得不對剛才那柴禾處有怪,特差二人偷偷潛回,正好目擊諸葛臥龍和秦末談話之時,一路跟隨到諸葛臥龍埋秦末的地方。二人見打不過諸葛臥龍,一人回去報信,一人蹲守。首領趕到一夥人埋伏在附近,諸葛臥龍走後,他們撅了秦末墳墓,砍下人頭。首領上報朝廷,趙王算到會有人劫走公子政,命重兵埋伏,卻撲空。
所以,讓重兵把守各個城門。
嬴政看著秦末人頭,眼眶濕潤,死死咬緊牙關。
諸葛臥龍提醒不要意氣用事,兩人躲進恭桶,一路順著楚國穿越燕國,又從黃河北岸上岸。
來到鹹陽城外,鹹陽兵荒馬亂,國君駕崩也引起不少騷動。
城門緊閉,嬴政朝著城門把守道:“開門,公子政回來了。”
那看守見二人穿的簡陋,又想會有賊人喬裝打扮冒充秦國公子,所以讓人抓捕。
最後消息走漏,傳到丞相門客李斯耳中,李斯特地買了上好的酒肉,趕到,他發怒斥責看守有眼無珠,因他曾在呂不韋家中見過公子政的畫像,所以,一眼辨認出二人中那個小孩,就是未來秦國國君,但又覺得不能讓別人撿了便宜。
所以,一人來查看究竟。
“多謝李大人。”諸葛臥龍非常感謝李斯。次日。
大秦帝國。
李斯府上。
正廳。
在與李斯會麵後,諸葛臥龍終於可以放鬆一下,所以,他決定休息整頓,幾天後就回歸鄉野,這一場護送任務圓滿成功了。
但事情發展卻不如人意,就在大廳中,李斯盤腿而坐,下方設了二個席位,無疑,這是給贏政二人接風洗塵準備的。
李斯特意命人從遙遠的齊國不惜重金請來最為著名的廚師。為這次筵席操刀準備了豐盛的食物,供嬴政品嚐。當然跟隨嬴政而來的,在李斯眼裏也不過是隻無名小卒,無從道哉。
其實李斯之所以,在聽聞線人回稟,在鹹陽城外見到酷似國君的人出現,就早已經為了這一場有所圖謀的計劃做準備。
他早就懷疑丞相呂不韋之所以在國君死後卻秘不發喪,就有所懷疑,呂不韋可能有取而代之之心。
而後,又放出消息,讓自己前往趙國迎回公子,真實確實讓自己按兵不動,巧言令色。甚至不惜把美女就賜了一車。
李斯當然是當仁不讓,天賜良機,這份求不來得美女相伴,左擁右抱的日子過得豈不快哉。就因為自己出身卑微,又是家中父親與婢女偷情所生,孤苦伶仃一個人,拚死拚活也不過隻是混了個秦國呂不韋的一個門卿而已,真是有再大的理想也不能伸張,一直懷才不遇的狀態,也沒個夫人,這不呂不韋送來了一堆美女,他倒是來者不拒,夜夜笙歌,跟美女忙的不亦說乎。
到了幾天後,呂不韋扶了新國君,他也就心知肚明,呂不韋扶持的國君,其實仔細端詳,不難看出,二人竟有些想象。
那其實就是當年呂不韋在趙國經商時跟趙姬所生,取名呂天逸。為了鞏固政權,呂不韋要兒子冒名頂替,當然呂天逸,本身就是和嬴政是同母異父的兄弟倆,相貌自然像,也不會引起外人懷疑,好一招偷梁換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