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實幹是一種堅持——不放棄才有更多機會(2 / 3)

達比從報紙上知道這個消息,氣得捶胸頓足,追悔莫及。

也許,你離成功隻有一步之遙,隻要你再堅持一下,你就可以敲開成功的大門,但如果此時停住前進的腳步,就意味著你與成功失之交臂了。

日本的名人市村清池,在青年時代擔任富國人壽熊本分公司的推銷員,每天到處奔波拜訪,可是連一張合約都沒簽成,因為保險在當時是很不受歡迎的一種行業。

在68天之間,他沒有領到薪水,隻有少數的車馬費,就算他想節約一點過日子,仍連最基本的生活費都沒有。到了最後,已經心灰意冷的市村清池就同太太商量準備連夜趕回東京,不再繼續拉保險了。此時他的妻子卻含淚對他說:“一個星期,隻要再努力一個星期看看,如果真不行的話……”

第二天,他重新鼓起勇氣到某位校長家拜訪,這次終於成功了。後來他曾描述當時的情形說:“我在按鈴的時候之所以提不起勇氣的原因是,已經來過七八次了,對方覺得很不耐煩,這次再打擾人家一定沒有好臉色看。哪知道對方這個時候已準備投保了,可以說隻差一張契約還沒簽而已。假如在那一刻我就這樣過門不入,我想那張契約也就簽不到了。”

在簽了那張契約之後,又有不少契約接踵而來,而且投保的人也和以前完全不相同,都是主動表示願意投保。許多人的自願投保給他帶來無比的勇氣。在一個月內他的業績就一躍而成為富國人壽的佼佼者。

在曆史的長河與現實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為理想為事業奮鬥的人,他們往往離成功隻有一步之遙卻停住了腳步,麵對失敗與困難,他們氣餒了、放棄了,功虧一簣,功敗垂成,這多麼令人痛心與惋惜呀。山重水複疑無路,但是這位可敬的青年,他仍是堅定執著地往下繼續走,終於迎來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實在我們的曆史與生活中,像這樣的人還真不少,他們都在艱難困苦中堅持自己的理想,不到成功,不言放棄。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時候,曾經實驗過上千種燈絲材料,最後才找到了鎢絲而成功。試想要經曆這成百上千次的失敗,必須有多麼堅韌執著的精神意誌啊。

成功本身並不難,難的是成功之前麵對失敗的精神品質。人生是一場搏鬥。敢於搏鬥的人,才可能是命運的主人。在山窮水盡的絕境裏,再搏一下,也許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嚴寒中,再搏一下,一定會迎來溫暖的春風。

4.功成名就就是一連串的奮鬥

俗話說,行百裏路半九十。成功的基礎首先是一種永不言棄的精神。生活中,我們鄙視那些半途而廢的人,也曾告誡自己不要中道而止。可笑的是,世上很多事很多人的敗北,中道而止或半途而廢者遠遠不及那些成功觸手可及又未及者,較之前者,後者顯然帶來的損失和傷害要大,但更為可笑的是,失敗如前者,人們常能悔之,失敗如後者,人們則多無悔意,用“總之我是盡全力了”、“再堅持下去又有何用”等話來安慰自己,認為自己努力了盡力了甚至無力了,便翻過人生這一頁,投入到另外一種努力中去。

其實,以我們已有的經驗,一件事做不通的人,很難將另外一件事做通。這雖不是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標準,但它的合理性卻也已得到了很多成功人士的認同。

因此,我們今天在這裏講功成名就是一連串的奮鬥,其實講的就是將一件事做通的道理。將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人往往能夠取得成功的原因,便是他們隻有一條道可走——前進,而不能後退。其實將一件事做通在現在社會並無“背水一戰”的必要,事實上“條條大路通羅馬”,也不用讓自己老吊在一棵樹上,隻是在奮鬥的過程中養成再堅持一下的習慣便會大有斬獲。

布勃卡是聞名全球的奧運會撐竿跳冠軍,他曾35次創造了撐竿跳世界紀錄,他所保持的兩項撐竿跳世界紀錄,迄今還沒有人打破。因而,他享有“撐竿跳沙皇”的美譽。一次,總統親自授予他國家勳章。在那次隆重、熱烈的授勳典禮上,記者們紛紛向他發問:“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布勃卡隻微笑著說了一句話:“就是在每一次起跳前,我都會先把自己的心‘摔’過橫杆。”

殊不知,布勃卡和其他的撐竿跳選手一樣,他也曾有過一段失落的日子。盡管他非常渴望成功,渴望創造新的成績,不斷地去衝擊新的高度,但每每都失敗而返。為此,他苦惱過,彷徨過,也沮喪過,甚至動搖過,懷疑自己是不是這塊料。

有一天,他照例來到訓練場,卻怎麼也打不起精神,歎氣連連,對教練說:“我實在跳不過去。”教練平靜地問他:“你心裏是怎麼想的?”布勃卡如實回答:“我隻要一踏上起跑線,看清那根高懸的標杆時,心裏就害怕。”突然,教練一聲斷喝:“布勃卡,你現在要做的就是閉上眼睛,先把你的心從橫杆上‘摔’過去!”教練的厲聲訓斥,讓布勃卡如夢初醒,他決定再跳一次。於是他重新撐起跳竿又試跳了一次,這一次他果然順利地一躍而過。

在人生的奮鬥中,我們的麵前又何嚐不是橫亙著一道道難關。倘若我們心存疑慮、畏首畏尾,勢必寸步難行、一事無成。我們隻有堅定信念、鼓足勇氣、突破心障,才能不斷地超越自我,在不斷的堅持中,不斷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新高。

聖誕節前夕,甘布士欲前往紐約。妻子在為他訂票時,車票已經賣光了。但售票員說,隻有萬分之一的機會可能會有人臨時退票。甘布士聽到這一情況,馬上開始收拾出差要用的行李。妻子不解地問:“既然已沒有車票了,你還收拾行李幹什麼?”他說:“我去碰一碰運氣,如果沒有人退票,就等於我拎著行李去車站散步而已。”等到開車前三分鍾,終於有一位女士因孩子生病退票,他登上了去紐約的火車。在紐約他給太太打了個電話,他說:“我甘布士會成功,就因為我是個抓住了萬分之一機會的笨蛋,因為我凡事從好處著想。別人以為我是傻瓜,其實這正是我與別人不同的地方。”

從不抱怨命運,總是千方百計找希望,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這就是美國百貨業巨子甘布士作為成功者的品格。

一對從農村來城裏打工的姐妹,幾經周折才被一家禮品公司招聘為業務員。她們沒有固定的客戶,也沒有任何關係,每天隻能提著沉重的鍾表、影集、茶杯、台燈以及各種工藝品的樣品,沿著城市的大街小巷去尋找買主。五個多月過去了,她們跑斷了腿,磨破了嘴,仍然到處碰壁,連一個鑰匙鏈也沒有推銷出去。無數次的失望磨掉了妹妹最後的耐心,她向姐姐提出兩個人一起辭職,重找出路。姐姐說,萬事開頭難,再堅持一陣,興許下一次就有收獲。妹妹不顧姐姐的挽留,毅然告別那家公司。

第二天,姐妹倆一同出門。妹妹按照招聘廣告的指引到處找工作,姐姐依然提著樣品四處尋找客戶。那天晚上,兩個人回到出租屋時卻是兩種心境:妹妹求職無功而返,姐姐卻拿回來推銷生涯的第一張訂單。一家姐姐四次登過門的公司要召開一個大型會議,向她訂購250套精美的工藝品作為與會代表的紀念品,總價值20多萬元。姐姐因此拿到2萬元的提成,淘到了打工的第一桶金。從此,姐姐的業績不斷攀升,訂單一個接一個而來。6年過去了,姐姐不僅擁有了汽車,還擁有100多平方米的住房和自己的禮品公司。而妹妹的工作卻走馬燈似地換著,連穿衣吃飯都要靠姐姐資助。

妹妹向姐姐請教成功真諦。姐姐說:“其實,我成功的全部秘訣就在於我比你多了一次努力。”

隻相差一次努力啊,原本天賦相當機遇相同的姐妹倆,自此走上了迥然不同的人生之路。不隻是這位姐姐,多少業績輝煌的知名人士,最初的成功也就源於“多了一次努力”。

5.生命的獎賞遠在旅途終點,而非起點附近

石頭是很硬的,水是很柔軟的,然而柔軟的水卻穿透了堅硬的石頭,這其中的原因無他,唯堅持而已。

有個年輕人去微軟應聘,但公司並沒有刊登過招聘廣告。所以總經理疑惑不解,他就問這個年輕人原因,年輕人用不太嫻熟的英語解釋說自己是碰巧路過這裏,就貿然進來了。總經理感覺很新鮮,破例讓他一試。麵試的結果出人意料,年輕人表現糟糕。他對總經理的解釋是事先沒有準備,總經理以為他不過是找個托詞下台階,就隨口應道:“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吧。”

一周後,年輕人再次走進微軟的大門,這次他依然沒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現要好得多。而總經理給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樣:“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

就這樣,這個青年先後5次踏進了微軟的大門,他最終被公司錄用,成為公司的重點培養對象。

常常的,我們會在黑暗中摸索,有時更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找尋到通往光明的道路。以勇敢者的氣魄,堅定而自信地對自己說一聲“再試一次!”再試一次,你就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韓國足球隊為什麼能衝入世界杯前四強,“韓魔教練”說:我絕對不會說“這樣足夠了”或“已經沒有辦法了”這樣的話,我要求隊員們努力努力再努力,堅持堅持再堅持。

記住這句話:再長的路,一步一步總能走完;再短的路,不去邁開雙腳將永遠無法到達。再多一點努力,多一點堅持,你會驚奇地發現:空氣裏到處都穿行著絢爛的成功之花。

6.再前進一步,如果沒有用,就再向前一點

荀子說:“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成功貴在堅持,要取得成功就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很多人的成功,也是飽嚐了許多次的失敗之後得到的,我們經常說什麼“失敗乃成功之母”,成功誠然是失敗的獎賞,但卻也是能夠堅持者的獎賞。

古往今來,那些成功者們不都是依靠堅持而取得成就的嗎?

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其作者司馬遷,享譽千古的文學大師,可是他是在什麼情況下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呢?漢武帝為了一時的不快閹割了堂堂的大丈夫,那是多麼大的恥辱啊,而且這給他帶來的身心傷害是多麼的巨大!我們這些正常活著的人是無法想象的。從此,他隻能在四處不通風的炎熱潮濕的小屋裏生活,不能見風,不能再無畏地欣賞太陽花草,換一個人,簡直就活不下去了。司馬遷也曾想過死,對於當時的他來說,死是最容易的解脫方法了。可是他還有夢呀,他的夢想就是寫一部曆史的典籍,把過去的事記下來,傳諸後世,別讓曆史把一切都淹沒了。為了這個夢,他堅持了下來,堅持著忍受了身體的痛苦,堅持著忍受了別人歧視的目光,堅持著在嚴酷的政治迫害下活著,發憤繼續撰寫《史記》,並且終於完成了這部光輝著作。

他靠的是什麼?還不是靠堅持而已,要是他在遭受了腐刑以後,喪失了一切鬥誌,不堅持寫《史記》,那麼我們現在就再也看不到這本巨著,吸收不了他的思想精華,所以他的成功,他的勝利,最主要的還是靠堅持。而相比來說,他的著作帶給我們的震撼倒是其次的了,他的堅持精神所激勵鼓舞我們的更多。

外國名作家傑克·倫敦,他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堅持之上的。就像他筆下的人物“馬丁·伊登”一樣,堅持堅持再堅持,他抓住自己的一切時間,堅持把好的字句抄在紙片上,有的插在鏡子縫裏,有的別在曬衣繩上,有的放在衣袋裏,以便隨時記誦。所以他成功了,他的作品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我們的書店中他的作品放在顯眼的位置,赫然在目。當然,他所付出的代價也比其他人多好幾倍,甚至幾十倍。成功是他堅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