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拜師華山(1 / 2)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6章拜師華山

講故事、聽故事的時間總是比練劍過的快,司徒玄與寧清成先後在書房和劍堂裏縱論江湖秘史,雖然司徒玄覺得還沒聽幾個故事,但夕照的餘暉灑滿華山,便是窗子極少的劍堂,屋子中也鑽進來道道光輝。【文學樓】

司徒玄又拿起了那柄刻著‘禮’字的佩劍,對寧清成問道:“寧大先生,為何小子方才無法拔出寶劍,難道寶劍有靈,會自動認主不成?”

寧清成笑道:“當然不是,你沒有以華山內力催動劍中封存的劍意,也沒有和劍意相通的劍心,這長劍自然不會為你所用。”

司徒玄忽然問道:“如果小子每日抱劍而睡,努力體悟劍中劍意,會不會更容易領悟這份劍意,為日後晉級宗師掃平障礙?”

寧清成正色道:“宗師之路唯有依靠自己的領悟與總結才能由本人開啟,走別人走過的路,終歸是他人之路,你走的再好也隻能停在別人身後,華山派先前曾有人這樣做過,可惜都隻達到先天極境,從未有人如此晉級宗師。如果開始就想著抄近路,終生難有成就,所以你切不可如此。”說道後來寧清成神色嚴厲。

司徒玄心中一動,他自己天賦不凡,日後有進軍天道境的希望,寧清成自然不會讓自己走歪路。但他之前所接觸的人,無論便宜老子司徒泰還是三劍山張氏三英,這些人也算得上一時之傑,不也在為先天而奮鬥,宗師之境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如果能有人能鋪路,讓他們達到先天極境,並且擁有一部分宗師戰力,這些人恐怕賣兒鬻女也要同意的。念及此處司徒玄心中有了一個隱約的想法,目光不善的瞄了那些長劍一眼,準備日後憑此做一番錦繡文章。

寧清成輕咳一聲,正色問道:“司徒玄,你可願拜入華山門牆,從此遵守華山門規,複興我華山一脈,弘揚我華山門楣,為華山派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司徒玄連忙雙膝下跪,大聲說道:“小子願意,小子願拜寧大先生為師,從此遵守華山門規,努力學武,振興華山。”

寧清成輕輕搖頭說道:“你不是拜我為師,你是拜不群為師,老夫替不群收下你這名徒弟,從此你便是華山派第十六代掌門大弟子,日後要以身作則,為師弟師妹們做出表率。”

司徒玄驚訝的看著寧清成,心裏泛起嘀咕,若不是拜寧清成為師,而是當了嶽不群的徒弟,那可不太妙。

嶽不群可是出了名的坑貨,別看現在溫言溫語君子之風,原著裏可是把令狐衝計算的鼻青臉腫,如果不是令狐衝運氣爆棚,其實嶽不群這種心狠手辣,對親如兒子的徒弟能下手,對自己也能下手的狠人才更有可能成功。

所以有人曾經評價說,金大俠的小說,更像是成年人的童話,否則任我行,左冷禪,嶽不群這麼一個個的狠人,怎麼都倒在了令狐衝這種運氣選手的手下?

而且嶽不群的心眼未必有多大,令狐衝的劍術超過他時,他可沒跟令狐衝如何交心暢談,之後更沒容下令狐衝,為了自己的計算生生逼走了令狐衝,如果日後自己的武功超過了嶽不群,同樣會麵臨這樣尷尬局麵。

但如果拜寧清成為師,司徒玄便是嶽不群的小師弟,到時候自己武功強、輩分高,華山派能容下自己,就在華山混,如果容不下自己,自己大不了卷鋪蓋回去重建鐵劍門。

司徒玄不禁問道:“寧大先生,難道小子哪裏衝撞了大先生,或者資質不佳,不堪造就?”

寧清成擺擺手說道:“一則是老夫陽壽不久,當年朝陽峰上老夫中了劍宗高手數道劍氣,至多能維持一兩年壽命,到時候不群接任掌門之位,還是需要他來教導你。再則不群乃是巨門命格,於你乃是上好的輔星,你在他門下學藝更佳,此中星象易算卻也不可不察。”

話說到這份上司徒玄已經沒了反悔的餘地,隻好捏鼻子認下來,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多少先將武功學成,司徒玄磕了個頭說道:“徒孫司徒玄拜見師祖。”

寧清成受了司徒玄一禮,微笑道:“很好,日後你便在我身旁隨侍,如果有不懂之處,老夫自會教導於你。”隨後寧清成讓梁不離安排司徒玄住宿與衣物,又吩咐人去山下請一位奶媽照顧司徒琳。

華山派對門人的培養與鐵劍門不同,華山派弟子不多,且武功高低不一、參差不齊,武功高的如嶽不群乃是一流高手的頂尖,一隻手觸到了先天門檻,武功低的如梁不離、孫不懼,還在二流水平徘徊。所以並沒有統一的早課晚課,弟子們大多自修自習,寧清成每隔五天會統一傳授一次劍法,弟子們若是有問題倒是可以隨時找寧清成提問,寧清成也可以根據門下弟子的不同武功進度與不同性格,單獨傳授劍術,頗有點精英教學,各自雕琢的性質。

司徒玄在華山上生活數日,聽了寧清成的一次大課,除了他們這些真傳弟子,所有記名弟子也悉數參加,記名弟子很少能得到單獨教授的機會,除非立下大功,否則隻有靠著這種大課才能學習新的劍術。司徒玄也見過了寧中則,此時寧中則不過二十歲上下的年紀,身材高挑,人生的也極美,尤其是颯爽利落的性格,讓人很容易升起好感。司徒玄的擔心完全多餘,寧中則根本沒有在意婚禮被攪,反而對司徒玄的經曆頗為憐惜,往日多加照顧,噓寒問暖十分關心,還不時傳授一些練劍心得。當然,寧中則更喜歡司徒琳,每日練劍之後總會抱著小女娃反複逗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