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滿是故事的恒山派(1 / 2)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50章滿是故事的恒山派

書房,司徒玄與嶽不群相對而坐,這時嶽不群長歎一口氣說道:“當年魔教十長老圍攻華山,恒山派前來助戰,許多高手都隕落於華山之上。而後魔教出手偷襲,報複恒山派,因為恒山與黑木崖實在太近,咱們其他幾派來不及救援,恒山派因此損失慘重。等華山派帶人趕到恒山時,偌大的恒山派隻剩下西嶺真人與李師伯師徒二人,自此玉陽觀一脈單傳至今。”

司徒玄驚訝道:“堂堂五嶽劍派之一,恒山派居然玩起了一脈單傳?比咱們華山派玩得還大啊,那白雲庵曉風師太又是怎麼回事?以致如今提起恒山派,給人的印象都是出家的師太。”

嶽不群說道:“李師伯雖是道士,但玉陽觀乃是火居道統,並不禁止婚姻嫁娶,曉風師太與李師伯曾是一對愛侶,也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俠侶。後來不知因為什麼,是鬧了矛盾還是出現其他問題,以至於曉風師太落發出家。甚至在見性峰上立下白雲庵,廣招女尼,自號恒山派,公然與玉陽觀對台唱戲。而李師伯卻不出言禁止,久而久之五嶽劍派中的恒山派便由玉陽觀變成了白雲庵。”

司徒玄啼笑皆非的說道:“這也可以?”心中卻暗自嘀咕道:聽起來滿滿王重陽與林朝英狗血故事的既視感,這玉陽觀與白雲庵也像是全真教與古墓派的縮影。

嶽不群感歎道:“等玉陽觀傳承斷絕那日,白雲庵就是真正的恒山派了。”

司徒玄問道:“不是說一脈單傳麼,玉陽觀最起碼應該還有一個傳人吧?”

嶽不群點頭說道:“沒錯,李師伯的確收了一名弟子,隻不過這位弟子有些,性子有些古怪。雖然武功不弱,但讓他傳承門派,恐怕是強人所難了。”

司徒玄來了興趣問道:“這話又是怎麼說的?這恒山派上下怎麼全是離奇故事啊。”

嶽不群臉色又古怪又尷尬,沒接司徒玄的話,繼續說道:“李師伯的弟子原本是個屠夫,但骨骼精奇,天賦絕佳,整個人又有慧根,是一位極佳的練武材料。李師伯不忍明珠暗投,也沒讓對方拜師,便住在了這位師兄家旁邊,悉心傳授了三年武功。”

司徒玄問道:“那後來呢?對方不肯拜師麼?而且有慧根不是佛門的說法麼。”

嶽不群臉上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繼續說道:“的確,這位師兄最開始不肯拜師,但很感激李師伯傳功之情,準備到玉陽觀伺候李師伯三年以還恩情。事情也就出在這裏,這位師兄到了玉陽觀整日無所事事,便在恒山上四處遊蕩。有一日到了白雲庵,看中了曉風師太的一位‘定’字輩弟子,這位師兄說什麼也要娶人家,最後還是曉風師太出手才將他打發掉。這位師兄回到玉陽觀之後便朝思暮想,最後想出了一個主意,女尼不能嫁給別人,但可以嫁給同是出家人的和尚,之後便找到李師伯要求出家做和尚,他甚至直接把自己的頭發都給剃光了,也可見其決心。”

司徒玄失笑道:“這是什麼狗屁邏輯,難道‘師太,你就從了老衲吧’這句話是真的?而且玉陽觀好好的道門傳承,如何能為這人剃度。”

嶽不群也說道:“是這麼個道理啊,不過李師伯也是奇人,他老人家除了精通道藏,還通禪理。一身武功非僧非道,亦僧亦道,釋道合一,早已破除玉陽觀之窠臼,另辟蹊徑,開一脈之先河。後來李師叔真給這位師兄剃度,還取了法號,讓他做了一個真和尚。”

司徒玄笑道:“這人哪是古怪啊,簡直就是混人了。”隨後覺得這個故事太過耳熟,連忙問道:“師父,李師伯祖收的這位弟子是什麼法號?他後來真與那位師太成親了?”

嶽不群回憶了許久才說道:“這一僧一尼好像還真在一起了,這位師兄的法號似乎是‘不戒’,對,他也是按照‘不’字輩取名的。”

司徒玄聞言一愣,隨即脫口說道:“玉陽觀武玄子李清溟是‘清’字輩,徒弟不戒是‘不’字輩。我若沒有記錯,師祖曾經說過恒山派的道統傳自全真七子中武功最高的‘鐵腳仙人’王處一,而王處一的道號正是‘玉陽子’。難不成,難不成恒山派與華山派的關係這樣緊密?”

嶽不群點頭說道:“沒錯,一直到不戒和尚,所有恒山派弟子都與華山弟子使用相同的字輩排行。兩派的關係也是五嶽劍派中最為緊密的,甚至要超過泰山和南嶽衡山。”

司徒玄納悶道:“那師祖居然能由著李師伯祖胡鬧,而不出手幹預?”

嶽不群苦笑道:“你說你師祖能如何幹預?你師祖當年愁白了頭發,每旬都給恒山派寫信,咱們華山弟子常年有人行走在關中通往塞外的路上,來回奔波送信,但是一點效果也沒有啊。”

司徒玄略作思考,隨後說道:“說的也是,這位師伯祖武功高,性格又古怪,還對華山派有過恩惠。除非師祖不顧罵名,狠心出手做掉李師伯祖,換一位恒山派掌門,否則隻有看著他胡鬧的份。”